1 确定位置 教案

1 确定位置 教案

ID:37104984

大小:18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7

1 确定位置 教案_第1页
1 确定位置 教案_第2页
1 确定位置 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1 确定位置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阳市实验中学新教材研究课学科:数学时间:2017年10月12日上午第四节课地点:初2016级6班教室讲课人:杨静班级:初2016级6班第三章位置与坐标1.确定位置教案简阳市实验中学杨静一.教学目标(1)理解用一对数表示物体在平面内所在的位置,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2)经历在现实生活中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确定位置,感受现实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必要性.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感受

2、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几张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位置.导入新课:怎样确定位置呢?——§3.1确定位置。第二环节 分类讨论,探索新知1.温故知新(1)在数轴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呢?答:一个,例如,若A点表示-2,B点表示3,则由-2和3就可以在数轴上找到A点和B点的位置。总结得出结论: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一个数据.(2)在平面内,又如何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呢?2.举例探究探究1(1)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指定的位置?(2)在电影票上“3排6座”与“6排3座”中的“6”的含义有什么不同?(3)如果将“6排3座”

3、简记作(6,3),那么“3排6座”如何表示?(5,6)表示什么含义?(6,5)呢?(4)在只有一层的电影院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结论:生活中常常用“排数”和“座位数”来确定位置.学有所用(1)开家长会时,你是如何向你的家长介绍你所坐的位置呢?请同学们同桌之间相互介绍一下你的座位探究2.下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图中1厘米表示20海里).对我方舰艇来说:(1)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2)距我方潜艇20海里处的敌舰有哪几艘?(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4)如何表示

4、敌舰A,B,C的位置?结论:生活中常常用“方位角”和“距离”来确定位置.探究3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5月12日14:28,我国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境内,震中位于北纬31.4°,东经103.6°.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km2的中国大地!你能在图中找到震中的大致位置吗?探究4如图是成都市地图的一部分,如何向同伴介绍“动物园”所在的区域?“青羊宫”呢?结论:生活中常常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位置.生活中常常用“区域定位”来确定位置.议一议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

5、几个数据?答: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1.在平面内,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A.3楼5号     B.北偏西40°  C.解放路30号   D.东经120°,北纬30°2.海事救灾船前去救援某海域失火轮船,需要确定(  )  A.方位角      B.距离  C.失火轮船的国籍  D.方位角和距离3.观察如图所示象棋盘,回答问题:(1)请你说出“将”与“帅”的位置;(2)说出“马3进4”(即第3列的马前进到第4列)后的位置.4.举出在空间确定物体位置的一种方法,在你的方法中用到了几个数据?5.如图

6、,规定“生命”用(1,2)表示,请顺次写出(1,1)(4,5)(3,2)(5,1)(2,3)(2,2)(4,3)(1,3)所组成的句子。你善良美丽聪明老师勤劳勇敢坚强她认真位置确定他的的生命人生和好把我用学习梦想真诚勤奋5432112345第四环节 感悟与收获1.知识能力:(1)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2)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一个数据;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在空间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三个数据.2.思想方法:(1)数形结合;(2)分类讨论;(3)感受生活—认知规律—运用规律.第五环节 分层作业必做题:1

7、.教材习题3.1第1,2,3题;2.用适当的方法向你的同学介绍你所熟悉的一处西安旅游景点的位置;选做题:写一篇关于生活中如何确定位置的小文章.板书设计:§3.1确定位置一.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确定位置的方式.1.用“排数”和“座位数”2.用“经度”和“纬度”3.用“方位角”和“距离”4.用区域定位二.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