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

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

ID:37138330

大小:3.50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5-11

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_第1页
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_第2页
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_第3页
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_第4页
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 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录“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目标宏伟一“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挑战与危机二“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良机与转机三“后大众化”时代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阳光为例)四第一章“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目标宏伟世纪之交的跨越2009年8月26日,清华大学迎来3300余名本科新生。高校在校生人数居世界首位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普及化“教育”大众化“教育“精英化”教育15%毛入学率50%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计算公式某学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毛入学率=×100

2、%某年(18-22)岁人口数★《规划纲要》规定的“战略目标”图表高等教育单位200920152020在学总规模万人297933503550在校生万人282630803300其中:研究生万人140170200毛入学率%24.236.040.0新的历史起点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胡锦涛★1990-2010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及增长率变化图第

3、二章“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挑战与危机一、就业怪圈高考热就业难大学生就业“民工化”暗藏隐患(一)从毕业生数量来看:总量持续攀升全国: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为212万人;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为280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32.1%;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为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为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2%;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为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增幅达19.8%;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

4、科毕业生为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64万人,增幅达12.9%;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为610万,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达到630万福建:2009年达到20万以上,2010年达到21.3万。2000-2008年待就业毕业生人数对比表(二)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待就业毕业生逐年增加(二)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待就业毕业生逐年增加全国:5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均在70%左右。2009年9月1日全国高校初次就业率仅为68%,也就是有195万人尚处于待就业状态。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2.2%,尚有175万未就业。福建:2010年高

5、校毕业生总数约为为21.3万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2.2%(非师范本科毕业生就业率79.3%)截止7月31日,仅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约有1.3万人尚未就业。(三)需要求职的毕业生总量持续增长 就业形势依旧严峻2002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总量为4.6万;201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数量21.3万人,加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达到38.3万人,2011年的毕业生数量预计还会再创历史新高,再加上历年累积的待就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全国招聘会情形2010年春季金山展览城招聘会2010年福州大学新校区招聘会我省招聘会情形(四)从市场需求与就业率的矛盾1、市场需求有效增加:去年同期我省

6、毕业生就业率为73.3%,今年达82.1%,就业率大幅提升,这与需求增量明显关系度大。从各地、各高校举办的招聘会反馈汇集的信息看,毕业生岗位需求总数较上一年上升20-30%,一些紧缺专业(如交通行业)毕业生的需求增幅甚至达80%以上,毕业生的薪资也同期上扬。2、就业率大幅提升签约率却下降趋势:一些毕业生因此就业心态却趋于懈怠,眼高手低,在求职的黄金期等待观望或挑肥拣瘦,不愿签约,再加上部分用人单位为规避用工风险,签订就业协议的意愿不强,导致这一结果。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五)“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毛入学率

7、达到24.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 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世界一流大学校长把脉中国教育“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需20年”——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言“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内容:第一,就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第二,就是对于评判性思维的培养”——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