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直面挫折》教案1

《6.1 直面挫折》教案1

ID:37155990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9

《6.1 直面挫折》教案1_第1页
《6.1 直面挫折》教案1_第2页
《6.1 直面挫折》教案1_第3页
资源描述:

《《6.1 直面挫折》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1直面挫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挫折的内涵,挫折产生的原因,认识挫折和逆境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明白挫折的两重性,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2、使学生了解造成挫折的多种因素,帮助学生学会遇到挫折时,能够正确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3、培养学生不畏挫折的可贵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善于用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使自己在挫折中奋进。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认识挫折和正确对待挫折。教学难点让学生反省自己面对挫折时的习惯反应,做好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增强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掌握抵抗挫折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战胜

2、挫折的方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老驴的故事一头驴子掉进了一口枯井,它哀怜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来。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划策,还是想不出好的办法搭救驴子。大家最终认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况且这口枯井早晚也是要填上的,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提出问题并讨论:(1)驴子碰上了什么样的问题?出现了什么样的反应?(2)体验活动:在老驴当时的状况下,你会怎么办?当学生七嘴八舌讨论以后,老师继续讲故事的结尾。故事结尾:当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中,驴子出乎意料地安静了

3、。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落到它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人们不断把泥土往枯井里铲,驴子也就不停地抖落身上的土,使自己再升高一点、就这样,驴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旁人惊奇的目光中,潇洒地走出了枯井。再次提出问题并讨论:(1)驴子最终能够走出枯井,转折点在哪里?(2)如果驴子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态,它的命运将是什么?(一)人生难免有挫折①阅读P26情境体验:思考:情境中的中学生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有什么情绪体验?什么是挫折?结论:挫折是指人在实现目标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既难

4、以克服又找不到替代目标,就会使人产生挫折感。②欣赏地震、干旱、战争、9.11等图片。思考:什么原因产生了挫折?结论:由于自然灾害或社会,个人条件限制等原因,人们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大小,轻重不同的挫折——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普通存在的。(二)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①活动:快乐思考。问:同学们都遇到了哪些挫折?你当时有什么感受?思考:挫折到底是好的还是不好的?②阅读短文——“胡萝卜、鸡蛋与咖啡豆”P33。思考:“胡萝卜、鸡蛋与咖啡豆”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结论:说明挫折具有两重性:它既会给我们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

5、也能使人经受考验,成为迈向成功的转折点。如何趋利避害,考验着我们应对挫折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挫折的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③事例对比:桑兰顽强应对挫折与广东工业大学两名跳楼的学生进行对比。思考:在为什么同样是遇到挫折,但桑兰与这两名大学生的命运如此的截然不同?结论:是面对挫折的态度不同。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1、积极态度:迎难而上,冷静思考,积极乐观,不屈不挠2、消极态度:向挫折屈服,焦虑不安,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三)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七嘴八舌:你如何评价下面同学的表现?如果你遇到同样的问题,你会怎样做?为什么

6、?1、李强说:上次我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回家后我把气全都撒在父母身上,最后和父母大吵了一架。2、张明说:在这次的航模比赛中,我原想作个很漂亮的模型,但试了几次都不行,于是我想干脆放弃算了,何苦和自己过不去,换点别的还不行吗?3、赵琳说:上次考数学,我有一个大题怎么也解不出来,一怒之下,把试卷塞进裤袋里,离开了考场。小结:我们应自觉,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当挫折来临时勇敢地面对!(四)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1、我们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自觉、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2、应对挫折的方法:冷静对待

7、——在失败中看到其中孕育着成功的可能,使自己重拾信心。自我疏导——不过于自责,善于自我排解,使情绪得到调节。请求帮助——主动把痛苦向亲朋好友倾诉。精神升华——把失败化为奋发图强学习、工作的动力。(五)归纳总结1、什么是挫折?2、挫折是怎样产生的?3、挫折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4、面对挫折的态度不同,结果不同。师最后说: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挫折总是难免的,但只要我们怀抱希望,用坚强,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相信风雨过后总会见到阳光,相信我们总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