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个案研究

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个案研究

ID:37188056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1

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个案研究_第1页
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个案研究_第2页
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个案研究_第3页
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个案研究_第4页
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个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个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功能性评估及干预策略个案研究摘要本研究以积极行为支持理念为导向,在学校的自然教学环境下,采用A-B实验设计,对一名自闭症儿童的课堂干扰行为进行系统研究以确定其行为功能,并以此为依据运用前因控制、行为训练和后果控制策略实施干预。研究结果表明,该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下降趋势明显,干预效果显著。关键词课堂干扰行为功能性行为评估积极行为支持干预策略1引言课堂干扰行为(DisruptiveClassroomBehavior)指课堂时间里,以口语或肢体的方式,打断别人正在进行的活动,影响教师教学和其他同学学习,扰乱课堂秩序,并且对

2、自身学习和人际关系造成困扰的行为[1]。Janney和Snell把行为问题按优先处理的顺序依次分为破坏行为、干扰行为和分心行为[2]。被列于中间位置的干扰行为虽没有对儿童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却毫无疑问地妨碍了儿童正常的学习、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对其社会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功能性行为评估是指对问题行为产生的个体因素及环境事件即前因和后果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行为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干预以减少甚至消除问题行为[3]。功能性行为评估在行为干预中具有重要作用,如1997年的《美国障碍者教育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在对特殊儿童问题行为进行干预之前必须要进

3、行功能性行为评估。许多研究也证实,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评估与干预能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4]。本文详细阐述了运用功能性行为评估方法对一名自闭症儿童的课堂干扰行为进行评估和干预的过程,以期能为教师、家长及临床人员在自闭症儿童课堂问题行为干预方面提供借鉴。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小杰,男,12岁,为杭州市某培智学校三年级学生,8岁在杭州某医院被诊断为儿童自闭症。该儿童常独自一人,甚少与其他儿童游戏玩耍;服从教师指令,能独立完成机械性抄写的作业,能进行简单模仿。该儿童在被诊断为自闭症之前曾在幼儿园就读,但未进行任何康复训练。2.2研究工具1.课堂干扰性行

4、为相关情况访谈表采用《干扰性行为相关情况访谈表》对小杰各科任教师进行深入访谈。访谈的内容包括:行为最可能发生的场合、环境、时间,行为的具体表现,行为发生的后果,行为发生的频率,曾经尝试采取过的干预方法及效果等。2.课堂干扰性行为ABC评估观察表为了收集小杰干扰行为的数据资料,系统探究干扰行为的前因后果,并分析行为与情境及结果之间的关系,采用《课堂干扰行为ABC评估观察表》记录小杰干扰性行为的前因、行为本身(包括行为表现、频率等)、行为结果等,从而为后期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3.强化物测查问卷采用《强化物测查问卷》调查小杰的父母和科任教师,以

5、了解小杰喜欢或讨厌的活动或物品,为强化物的选择提供依据。2.3研究设计研究采用A-B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包括基线期和处理期。基线期主要统计干预之前小杰的课堂干扰行为次数作为实验的基线水平,为期5天;处理期测量干预后小杰的课堂干扰..行为,为期10天。研究结果以视觉分析法进行分析。鉴于研究的客观性,整个实验过程都在学校的自然教学情境中进行。3、研究过程3.1攻击性行为的界定通过对小杰家长及其科任教师的深入访谈以及在学校自然教学情境中的观察,对小杰的课堂干扰行为进行操作化定义,即课堂干扰行为指摇晃座椅或者胡乱叫喊(见表1)。发生过程通常发生在课堂无聊

6、,无所事事时。起初是眼睛注视老师和和身边同学,然后突然摇晃座椅或拨弄书籍和文具,大声嚷嚷或尖叫。持续时间与强度持续时间不定,视课堂情景而变,严重时大半节课都是干扰的情形,直至课堂结束。行为历史至今已有近一年,情况没有减轻干预历史无表1被试课堂干扰行为描述3.2数据收集根据《课堂干扰行为ABC评估观察表》对小杰自然教学情境下的干扰行为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分析其与环境之间的功能关系。由于研究者为小杰的实习语文教师,故避免了小杰对新环境刺激的不适应,但为保证观察的有效性,仍需注意以下事项:第一,为保证所收集信息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在取得其他科任教师同意之

7、后,对小杰进行全天候观察,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相结合。从早晨9:00到下午5:00,为期5天。整个观察记录过程由研究者一人完成。第二,为了确保观察的效度,同时又不影响小杰的正常学习与活动,研究者所教授的语文课由研究者在课堂上直接观察,其他课及课间的观察地点则选择在小杰视线之外并能观察到小杰行为反应的位置,具体安排视小杰在教室中的座位及课间活动场所而定。第三,观察并记录每次小杰干扰行为发生时间、前提事件和后果事件。记录的标准为:用摇晃座椅或者胡乱叫喊记为1次。通过5天的观察,共收集小杰课堂干扰行为93次。3.3干扰行为功能分析表2小杰课堂干扰

8、行为主要功能分布表根据《课堂干扰行为ABC评估观察表》,小杰语文课上的干扰行为一般在感到课堂无聊时发生,而自由活动课时的干扰行为多发生在单独一个人或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