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

2013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

ID:37232304

大小:18.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0

2013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_第1页
2013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_第2页
2013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_第3页
2013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_第4页
2013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历史观即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是所采取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社会历史观领域也有自己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旧历史观的两大主要缺陷两大缺陷:第一,它们没有考察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第二,它们否定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坚持英雄史观。3.社会存在的含义及其作用社会存在是指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三大内容: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对社会历史发

2、展唯一起到决定作用的社会存在。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人口因素则是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各种有生命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增长率和密度等。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无论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能对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作用。反对夸大人口因素的人口决定论,有要反对反对夸大地理环境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主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

3、,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第二,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镇南关尤其是生产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这社会制度的恶性只,决定着社会形式的优劣。第三,生产方式的边个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4.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作用社会意识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1)从意识主体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博包括个人意识(个性)和群体意识(共性);(2)从层次高低的角度看,社会意识还可区分为社会心理(感性认识)和社会意识形式(理性认识),社会心理是一种非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

4、意识,而社会意识性形式则是一种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一中理论化系统话的意识社会意识;(3)从有无阶级性分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也简称意识形态),构成思想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哲学、宗教等。在社会意识中,精神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重要作用。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其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对于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相互独立型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总是同步

5、的;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第三,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第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懂得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最重要的表现。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1.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客观能力,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参与社会生产物质要素的总和,既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实体性要素,有包括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智能型的、非实体性的要素。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生产工具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

6、发展水平的标尺,科学技术则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2.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的最根本的关系,三个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三产品的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点之间的相互关系4.生产关系与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矛盾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生产方式好比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经济

7、基础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属于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与组织的复杂体系,属于社会的血肉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只有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才属于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既包括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有包括军队、警察、法庭、政府部门等以及国家的政治法律组织等。政治上层建筑通过各种强制力来维持特定的经济基础,调控社会生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第一,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上

8、层建筑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第二,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能反作用与思想上层建筑;第三,政治上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