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获机噪声源识别试验研究

联合收获机噪声源识别试验研究

ID:37233476

大小:311.5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联合收获机噪声源识别试验研究_第1页
联合收获机噪声源识别试验研究_第2页
联合收获机噪声源识别试验研究_第3页
联合收获机噪声源识别试验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联合收获机噪声源识别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5月农机化研究第5期联合收获机噪声源识别试验研究孙攀,李耀明,徐立章(江苏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镇江212013)摘要:针对我国大部分联合收获机的噪声值高于国家标准限值的现状,运用声强法和分别运行法对江苏锐龙4LZ-5.0E型履带式联合收获机进行噪声源识别,测试不同工况下驾驶员的耳旁噪声。通过声强云图的分析,识别出该联合收获机的主要噪声源;通过对各部件噪声能量的比较,确定各主要工作部件对驾驶员耳旁噪声的贡献量。结果表明:发动机的贡献量为30.2%,输送槽的贡献量为26.9%,割台的贡献量为10.1%,可为联合收获机的噪声控制提供有效的参考

2、依据。关键词:联合收获机;噪声源识别;声强测试;分别运行法;贡献量分析中图分类号:S2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88X(2015)05-0216-04DOI:10.13427/j.cnki.njyi.2015.05.048供参考依据。0引言1整机表面噪声源识别机器噪声的大小是衡量整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GB19997-2005《谷物联合收获机噪声限1.1声强测试基本原理值》知,对于无驾驶室的联合收获机,操作者耳位处的声强是矢量,能反映声场中某点声能的大小及其[1][5]噪声不应超过95dB;但我国大部分联合收获机的噪流动方向。声强测量的原理是利用声

3、压与质点的声值高于国家标准,严重影响联合收获机在田间收获速度的关系,即I=Pμ,求出声强。要测出声强,则需时的舒适性和人体健康。要双传声器的测量系统,其两个传声器布置简图如图[2]1993年,日本学者InoueEiji、KinoshitaOsamu等1所示。对联合收获机的噪声分布和频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得知驾驶员耳旁噪声的主要来源是发动机噪声。[3]2004年,土耳其学者SarpKorkutSumer、SaitM.Say等对联合收获机有无驾驶室时驾驶员的耳旁噪声进行试验对比,研究表明大部分联合收获机驾驶员耳旁噪声高于其标准限值;同年,巴西学者SilvaRouverso

4、n[4]P.Da、FontanaGustavo等对联合收获机的噪声级进行了评估研究。而国内对联合收获机噪声的控制研图1两传声器的布置Fig.1Theplacementofthetwomicrophones究甚少,因此开展联合收获机降噪研究具有重要意图1中,S1和S2为两个相同的传声器,其中心距为义。Δr,O-O为两传声器间隔的中心,该处的声压为P,本文用声强法和分别运行法对江苏锐龙4LZ-5.质点速度为u,二传声器测出的声压分别为P1和P2,0E型履带式全喂入联合收获机进行噪声测试,确定联则声压梯度近似为合收获机主要噪声源,并分析不同噪声源对整机噪声Pp2-p1的影响

5、程度,旨在为进一步控制联合收获机的噪声提≈(1)rΔr当Δrλ时,O-O处的声压为收稿日期:2014-05-19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10502);p+p12江苏省科技支撑技术项目(BE2012382,BE2012312);江苏高p=2(2)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财教[2011]8号)作者简介:孙攀(1989-),男,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E-mail)质点的速度为sunpan0128@163.com。1P1P-P21通讯作者:李耀明(1959-),男,江苏张家港人,教授,博士生导师。μ=-∫dt=-∫dt(3

6、)ρrρΔr·216·2015年5月农机化研究第5期[6]将式(2)和式(3)代入前述的I=Pμ,则有着。试验过程中,声强探头应始终保证垂直被测表[7]-(P1+P2)面,并始终保证声强探头在测量面上,对左、右侧面I=∫(P2-P1)dt(4)2ρΔr和后侧面以及操作者耳位处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通过两个传声器测得声压P1和P2,可求出声强,1.4试验结果与噪声控制分析其近似性及测量误差与传声器的中心间距Δr以及两将所得数据导入DHDAS5902声学分析模块中处传声器本身的测量系统有关。为了得到窄带声强谱,理得到各侧面的等声强云图。需要利用谱分析原理,将P1和P2的互功

7、率谱密度函数1.4.1左侧面的噪声源识别G21与带宽Δf的乘积称为互谱,以GΠΙ表示,经运算得由图3可知,红色区域表示声强值较大,覆盖区域声强的互谱表达式为较广,在A、B处较突出,同时机器左后下方区域声强1ImG值也较大。A处对应机器割台,B处对应机器输送槽I()f=(),kΔr1(5)2πρΔrfΠΙ下方,也是发动机动力输出的部位。机器左侧面声强3式中ρ—空气密度(kg/m);值最大达到100.2dB(A),位于B处,在对应发动机动Δr—两个传感器的中心间距(mm);力输出部位处噪声偏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由于输f—频率(Hz);送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