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讲稿第十章.区域分工与贸易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章.区域分工与贸易

ID:37256212

大小:272.25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5-11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章.区域分工与贸易_第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章.区域分工与贸易_第2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章.区域分工与贸易_第3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章.区域分工与贸易_第4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章.区域分工与贸易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章.区域分工与贸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区域分工与贸易第一节区域分工一、分工的三个阶段自然分工社会劳动分工(部门分工)地域分工(区域分工)二、区域分工的模式1、垂直分工不同区域间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之间形成的分工。是相关区域在同一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彼此的专业化生产而产生的分工。2、水平分工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两种形式:一是各区域根据区域条件选择不同的经济部门进行专业化生产。二是在同一产品部门内的分工,形成产品差异而进行的专业化生产。3、混合分工三、区域特色经济(一)涵义区域

2、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地区遵循区域分工原则,以特有的资源和技术建立起来的优势,具有比较优势,通过竞争而形成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的专门化经济。1、差别经济2、优势经济(二)区域特色经济形成的基础1、区域差异2、区域的优势包括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3、区域分工4、区域利益四、区域分工的意义1、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资源合理配置。2、实行专业化生产,实现规模经济。3、推进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4、建立经济网络,促进社会发展。5、建立竞争与协作关系,提高产业素质。第二节区域贸易的概念与意义一、区域贸易的

3、概念1、概念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它地区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活动。2、涵义第一,区域贸易是地区间的交易活动。第二,区域贸易的对象是商品和服务。第三,区域贸易反映的一个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第四,区域贸易是社会分工和区域优势的体现。第五,区域贸易分为国内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二、区域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1、区域贸易可以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2、区域贸易可以引进区域缺乏的要素和商品,扩大生产和消费领域。3、区域贸易通过出口为区域提供新的市场和需求,拉动经济增长。4、区域贸易加快技术进步和制度

4、创新。5、区域贸易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换。第三节古典区域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区域间的贸易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绝对优势,根据绝对优势形成专业化生产,然后形成贸易,从而以较低的成本扩大区域的生产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二、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即使两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在每一个行业上都比另一个有较高的优势和效率,两个区域之间仍然可以发生贸易,并使双方都获得利益。贸易发生的条件:两个区域间在生产不同的产品上,存

5、在着相对的效率差异,这时,每个区域都专业化于本区域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并用该商品去换取另一区域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从而产生贸易。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1、要素禀赋的概念: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结构。即要素的相对丰裕度。丰裕度高的生产要素就具有禀赋优势。生产要素密集度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要素的相对强度。2、赫克歇尔-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H-O理论)在所有影响贸易之前的商品价格差异的因素中,要素禀赋差异是产生比较优势的根本原因。每个地区或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那些具有

6、禀赋优势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较低,利用这些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成本也相对较低、利润较高。相反,禀赋较差的生产要素,由于稀缺,具有较高的价格,其生产的商品成本也相对较高。在区域贸易体系中,每个区域都应该专门化生产本区域丰裕度较高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并用于出口,同时进口那些本区域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第三节 现代贸易理论一、贸易条件及其对区域贸易的影响贸易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与输入商品价格比率。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反映。T:贸易条件Px:输出商品价格总指数Py:输入商品价格总指数T=—×100%

7、PxPy一、贸易条件如果以Px和Pm分别表示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在多种商品的情况下,Px=∑XiPi,Pm=∑MjPj),则贸易条件指数可以表示为T=Px/Pm这里的T称为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如果T值上升,意味着每单位出口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这种情况称为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称为贸易条件恶化。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其原因:1、初级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入制成品的收入弹性,从而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扩张困难;2、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价格关系存在“棘轮效应”;棘轮效应:某

8、种经济变量只能往一个方向变动而具有不可逆性的特征。例如,消费就具有棘轮效应(杜生贝)。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难以向下调整。因此,如果人们的收入在短期内下降了,人们一般也不会立即降低自己的消费水平和改变已形成的消费习惯。这有利于在经济衰退、收入下降时减缓总需求的下降。初级品在萧条期价格下降大于繁荣上涨的幅度;制成品在繁荣期价格上升大于萧条期下降的幅度。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劳动工资收入差别。发达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化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