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硕士课程)第3章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

区域经济学(硕士课程)第3章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

ID:42711570

大小:1.62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9-20

区域经济学(硕士课程)第3章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_第1页
区域经济学(硕士课程)第3章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_第2页
区域经济学(硕士课程)第3章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_第3页
区域经济学(硕士课程)第3章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_第4页
区域经济学(硕士课程)第3章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硕士课程)第3章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章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3.1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及其特点本部分的目的,主要是认识中国,了解我国的区域经济各具,建议同学们可能的话,可以先学学经济地理学方面的知识。先看几幅挂图。3.1.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我国经济区的“三分法”,即东、中、西部划分,始于1985年11月在南昌召开的“全国地区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交流会”。三大经济区由于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的不同,因而有着各自的发展特点。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129.4万平方公里,占

2、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13.5% 。东部地区背负大陆,面临海洋,地势平缓,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作用。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面积为281.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29.3% 。中部地区位于内陆,北有高原,南有丘陵,众多平原分布其中,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自治区;面积为541.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4% 。西部地区为我国少数民族主

3、要聚居区。西部因开发历史较晚,经济发展和技术管理水平与东、中部差距较大,但国土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就经济产出来看,在很多方面东部地区都是无可争议的产出主体。2002年,东中西三大地带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分别为59.94%、26.59%、13.46%,差不多接近于6:3:1。而总营业收入的比重,根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2001年12月31日)数据,东部高达72.84%,而中西部则分别为19.77%和10.05%,差不多是7:2:1。根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2001年12月31日)数

4、据,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普查中29个行业的情况看,其主要的特点是:一、我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事实上的制造业分布带。二、东中西部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东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东部地区的销售收入占全国总销售收入的90%以上,而中西部地区比重较大的则是在一些资源加工型产业方面。同样,在出口比重较大的一些产业上,东部的比重一般都在80%-90%以上,轻工业制品的比重基本在80%以上,许多重工业加工制品和资本密集产业也占有较大比重,约在70%以上。三、就业结构

5、也呈东高西低之势。四、各地区企业规模差异明显。3.1.2三大重点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既是我国目前的三大重点经济区,也是我国现代制造业的三大基地,更是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三大城市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的外资有80%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中国的现代制造业主要集中在这三大地带,来自内地各省区的“民工潮”也主要地流向这里。一、长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地域范围涉及两省一市,包括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市:南京、杭州、宁波;11个地级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

6、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共15个城市。其地理范围如图3.1中的(a)和(b)所示。(a)(b)图3.1长三角地区的地理范围和城市分布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人口2002年为757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9%。其中科技人员占区域总人口的3.8%。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四方面:(1)2002年这一地区以仅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5.8%的人口,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19105亿元,占全国18.5%,接近全国的1/5。财政收入4046亿元,占全国22%;出口

7、总额924亿美元,占全国28.4%。(2)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国高8.6个百分点。2002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15个城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5.9:51.8:42.3,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低8.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与全国水平持平,第三产业高于全国8.6个百分点。(3)上海经济总量(GDP)稳居首位,江浙两大领域(财政收入、出口总额)各具优势。(4)集中了全国1/3多的全国经济百强县。二、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城市群覆盖的空间地域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香港、澳门全部行政范围,以及惠州市

8、市区、惠东、博罗,肇庆市市区、高要和四会等区域,共有11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0个县级(县)城市,其土地面积为4.2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0.45%。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本区域总人口的3.9%。珠江三角洲的各城市之间首尾相接,连绵成片,是我国三大都市连绵区之一。珠三角洲地区的地理范围如图3.2所示。2003年,珠江三角洲的户籍总人口超过3000万(约有1500万的外来人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