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ID:37257381

大小:4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0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_第1页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_第2页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_第3页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_第4页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行动研究案例一、问题与设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一定程度会影响到教师所教授内容被学生所接受的效率和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行动能帮助老师提升课堂气氛呢?由此我设想通过对一篇课文《坐井观天》的不同教学行动的解剖,来发现促使课堂气氛活跃的教师教学行动上的因素。二、设计与实施(因为条件所限,自己模拟担任教师,找同学模拟学生)1、课例所选课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坐井观天》2、执教者自己3、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A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不可以坐井观天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

2、难点是寓意的理解。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思路(简记):①②③④⑤⑥①②③④⑤⑥①导入课题,板书课题。②学生自由初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共说了几次话?是在什么地方说话?每次说话的内容是什么?③抓住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a.教育行动研究案例一、问题与设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一定程度会影响到教师所教授内容被学生所接受的效率和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行动能帮助老师提升课堂气氛呢?由此我设想通过对一篇课文《坐井观天》的不同教学行动的解剖,来发现促使课堂气氛活跃的教师教学

3、行动上的因素。二、设计与实施(因为条件所限,自己模拟担任教师,找同学模拟学生)1、课例所选课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坐井观天》2、执教者自己3、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A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不可以坐井观天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难点是寓意的理解。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思路(简记):①②③④⑤⑥①②③④⑤⑥①导入课题,板书课题。②学生自由初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共说了几次话?是在什么地方说话?每次说话的内容是什么?③抓住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a.第一

4、次对话: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小鸟怎么回答?b.第二次对话: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小鸟是真的说大话吗?为什么?c.第三次对话:青蛙为什么要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劝青蛙做什么事?为什么要这样劝他?d.在理解三次对话的意思时,指导学生朗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④朗读全文,说说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⑤教学生字。(2)教学设计B教学目标: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熟、读懂,读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从这则寓言中明白的道理或受到的启发;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并记住这个成语;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认识“寓”、“则”、“际”三个生字,并会书写。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朗读好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难点是感知课文中蕴含的寓意。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青蛙和小鸟的画片与头饰、小黑板。教学思路(简记):①快乐入题,板书课题。教师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井”,然后在“井”里贴上一只大青蛙的图片,借此入题。②指导学生读熟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丢字,不加字,把课文读顺。③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三次对话。读出语气和停顿,读出感情。a.教师范读,学生评价教师读得怎么样?和自己读的有什么区别?b.学生模仿教师读。c.教

6、师指导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停顿,读出味道来。在读的指导中,运用各种读的形式,如范读、师生接替读、分角色读、表演读、做动作读、相互对读等等。在读中相机弄懂“无边无际”一词的意思。④指导学生感悟内容,说说自己读懂了一些什么,或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说,教师只点拨学生的思维,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并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理解。⑤表演故事。注意让学生表演出青蛙跳出井口之后的样子。⑥指导学生识写生字。4、教学实施(1)教学。用A、B两种教法分别教学。三、效果与讨论1、效果两种教学行动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对比。如

7、下表:教学A教学B课堂气氛严肃、较沉闷。课堂气氛和谐、生动、较活泼。学生的课堂负担重,尤其是心理负担。学生课堂负担轻,心理是愉悦的。读书面不宽,读书量不大,参与朗读的人不多,兴趣不高。与A相反。教师提问为主,学生很少提问,思维不活跃,想象不丰富。教师不提关于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学生质疑问难,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侧重理解内容,学生语感没有得到训练。重在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课文寓意。学生在感知课文寓意的同时,还发表了许多新的见解。听、说、读、写、识、知识、能力、情感等教学效率的整体综合性不强

8、,有的学生无收获。与A相反,学生人人有收获,个个有提高。2、讨论为什么两种教学行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课堂效果?将两种教学活动过程进行一下比较,如下表:教学A教学B以“教”为中心设计教学,教学设计是程式化的、固定的。教学设计是以“学”为中心设计教学,教学设计是灵活的、变化的。理解内容为主,教师的教主要侧重于“理解”、“分析”层面上。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