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卷第3.4章 种群和群落

测试卷第3.4章 种群和群落

ID:37262705

大小:1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测试卷第3.4章 种群和群落_第1页
测试卷第3.4章 种群和群落_第2页
测试卷第3.4章 种群和群落_第3页
测试卷第3.4章 种群和群落_第4页
资源描述:

《测试卷第3.4章 种群和群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三单元测第4章种群和群落2017.6.15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2.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保护区内珍稀动物种群的K值C.直接影响野生生物种群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D.防治害虫时,应该在某种群数量达到K/2之后进行捕杀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

2、说法中,正确的是()A.演替至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可能找到苔藓、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B.某坡地发生山崩,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属于初生演替C.草本阶段多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调节能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4.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原理、方法或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需保持细胞的活体状态B.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吸取培养液制临时装片前要将试管静置后才能取样C.在探究酵母

3、菌的呼吸方式时,可根据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判断CO2的产生量D.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少量SiO2是为防止研磨时叶绿素被破坏5.红圆蚧是美国加州南部的一种柑桔害虫,蔷薇轮蚧小蜂能寄生红圆蚧而抑制其爆发。但在引入岭南蚜小蜂的十年后,岭南蚜小蜂几乎在整个区域完全取代了蔷薇轮蚧小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岭南蚜小蜂与蔷薇轮蚧小蜂是竞争关系B.岭南蚜小蜂能够摄取红圆蚧的养分以维持生活C.岭南蚜小蜂可以改变红圆蚧和蔷薇轮蚧小蜂相互作用的结果D.岭南蚜小蜂的引入使该群落的丰富度增加6.生物学中的实验部分是学

4、好生物这门学科必不可少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需要另设置对照实验B.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表明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C.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且不同色素溶解度不同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不需要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7.某生物小组做了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一块菜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B.用性外激素杀死雄虫后,昆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C.群落的

5、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生活在同一地点,则二者一定存在竞争关系8.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火山喷发后的演替一般属于初生演替B.1∶1的性别比例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C.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布的决定因素主要是阳光D.四大家鱼在水层的分布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9.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

6、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处理区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定时灌溉不驱走大蚂蚁增加35驱走大蚂蚁增加70不灌溉不驱走大蚂蚁减少10驱走大蚂蚁减少2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10.2014年6月,江西某一坡地因持续暴雨而发生坍塌,2015年的9月,有关人员检查时发现该处出现了新的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段时间该处发

7、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B.在发生坍塌后,该坡地最先出现的生物可能是地衣C.在演替过程中灌木会逐渐取代全部草本植物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化1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与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B.与单子叶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C.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D.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K值逐渐增大12.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

8、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ⅠⅡⅢⅣ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试管Ⅲ比试管I内的种群先达到K值B.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的不同D.达到K值后,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13.植物高度是直接反映植物群落外貌特征的重要指标。下图是某草原放牧活动对群落植物高度的影响,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放牧程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