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冶炼教案

铁的冶炼教案

ID:37268481

大小:9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铁的冶炼教案_第1页
铁的冶炼教案_第2页
铁的冶炼教案_第3页
铁的冶炼教案_第4页
铁的冶炼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铁的冶炼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京口区暨丹徒中学一日公开课教案课题:铁的冶炼时间:2011年11月30日(星期三)地点:丹徒中学三(6)班执教者:朱秋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⑴学习从日常生活事物中发现和提出问题;⑵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和资料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了解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⑵认识金属冶炼的重要性。[教学重点]⑴了解生铁的冶炼原理;⑵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对实验装置的评价、选择和设计能力。[教学难点]CO与Fe2O3反

2、应的实验步骤。[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构建化学知识。[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模块一:呈现学习情景,导入新课[提问]①人类冶炼最多、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什么? ②地壳中铁的含量在金属中居于第几位?自然界中铁元素以何种形式存在?为什么?③你知道的铁矿石有哪些?我国的铁矿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④就你所知的历史知识,你知道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什么时期就发明了炼铁和使用铁器了?  [阅读]材料。[搜集][整理]材料中的信息。[得出]答案。

3、[交流]铁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广泛,排金属元素的第二位。但是自然界中的铁大多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开采得到的是各种铁矿石。我国的铁矿分布较广,辽宁、河北和四川是前三位。使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做金属的冶炼。我国劳动人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明了炼铁技术和使用铁器。 引导学生从地壳中铁的含量,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我国铁矿的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讨论,呈现学习情景。 模块二:提出问题,探究冶铁原理[引入]既然铁在日常生活和国民生产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以铁矿石为原料冶炼出铁的反应原理及过程。我们以主要成分为Fe2O3的赤铁矿为例

4、,来学习研究如何实现铁的冶炼。对比Fe2O3与Fe组成上的区别,请大胆假设,如何实现从Fe2O3到Fe的转变。  [思考][讨论]Fe2O3与Fe的组成上均含有Fe元素,不同之处在于Fe少了O元素,要使Fe2O3转变为Fe,可从下列方面入手:①可在一定条件下,使Fe2O3直接失氧,转变为铁;②可加入某类物质,让其与Fe2O3中的O元素结合,主动夺取Fe2O3中的“O”元素,使Fe2O3转变为金属Fe。从反应的原理分析,探究金属化合物变为单质的可能方法。力求使学生主动构建化学知识,逐步掌握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5模块二

5、:提出问题,探究冶铁原理[评析]①对于活动性比较活泼的金属(如Na、K、Mg、Al等)很难从其矿物中提取出来,为了得到它们,可采用电解的方式直接将它们分解,引读P120“拓宽视野”。金属Fe的活动性不是很强,一般不采用这种方式。②冶炼金属铁,可选择加入其他易得氧的物质与Fe2O3反应,以夺氧的方式还原Fe2O3。[引导]我们以前所学过和接触的物质中,哪些可以和“O”结合,形成新的物质?  [引导]从理论上讲,这些物质都可以实现所需转变,但从经济效益、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及安全角度出发,我们一般选择C或CO。[引导]现以CO为例,探讨铁的冶炼过程。[

6、提问]该反应是否属于置换反应? [回忆][思考]Mg、H2、C、CO、P、Cu等物质可实现以上变化。Mg→MgOH2→H2OC→CO2P→P2O5Cu→CuOCO→CO2[尝试]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逐步引导学生思路。探索尝试之后呈现本节课的主干知识。模块三:实验探究,CO还原Fe2O3[引入]为研究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我们先学习CO还原Fe2O3的实验。[提问]设计该实验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展示]CO还原Fe2O3的实验装置。[启发]:你觉得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整理]思考下列问题:①实验步骤主要有哪些?②为什么要检查装

7、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③实验中为什么要先通一段时间CO,再加热Fe2O3?④实验中会出现什么现象?⑤为什么会有尾气产生?尾气为什么要进行处理?你能设计出尾气处理装置吗?  ⑥实验完毕后,要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的目的? ⑦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验证实验中产生了铁?[阅读]P119“观察与思考”中CO与Fe2O3的反应。[观看]CO与Fe2O3的反应视频。[思考]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安全等问题。[交流][小结]①实验步骤有:Ⅰ通一氧化碳,赶尽玻璃管中的空气;Ⅱ加热;Ⅲ停止加热;Ⅳ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②注意事项有:Ⅰ先通一氧化碳

8、,后加热:防止CO与空气混合后在加热时告知学生学习学习素材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问题问题为中心,7个问题涵盖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