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说课稿

芦花荡说课稿

ID:37288040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芦花荡说课稿_第1页
芦花荡说课稿_第2页
芦花荡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芦花荡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芦花荡一、说教材《芦花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活跃在芦花荡里的对敌斗争的老头子的英雄事迹。这一单元都是战争题材的作品,编者精选此文旨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拼搏奉献的精神。作者创作此文意在记录战争岁月里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付出的艰辛,展现了他们无私奉献无畏牺牲的伟大精神和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因此在教学意图的设计上应当引导学生通过体会人物的性格,把握英雄人物的品质。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体会故事的细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意蕴;教学难点应放在体会人物性格和景物特征上.二、说教学目标:基于该文小说的体裁和初中二

2、年级学生的审美能力、认知水平,特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知老英雄形象,品味作品诗意的语言。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梳理思路,体味作品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品评老英雄的豪爽性格和豪迈壮举,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豪迈乐观的英雄性格。三、说教学方法1.直观展示法:展示芦花荡优美的景色,意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2.设疑理路法:通过设计问题,如文章的人物、具体环境和故事情节是怎样的?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整体上把握课文。3.点拨法:给予学生阅读指导,意在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认真思考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4.品读涵泳法:品读人物及景物描写,

3、意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和审美感悟能力。四、说课时安排由于本文是写人独特,叙事复杂、思想深刻的小说,计划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重在了解人物性格特征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重在引导学生赏析小说的景物美,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优美的白洋淀图片,辅以导入语:同学们,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这就是白洋淀。这里水道纵横,这里芦苇万顷,这里淀水浩淼,这里风光旖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美丽的芦花丛中,去解读一个英雄的传奇故事。"最能打动心灵的还是美"通过多媒体展示白洋淀的美丽画面能够让学生眼前一亮,引起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二)整体感

4、知1.对于初中年级的学生而言,字词的积累仍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因此,在阅读课文之前,我将用幻灯片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进行认读学习。2.老师通过设问"如此美丽的白洋淀,是谁破坏了这种美呢?在这片芦花荡中,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提醒学生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故事发生在何时、于何地、是何人、有何事?另外要学生注意(2)情节的铺垫和环境的烘托,在故事中设置悬念,引人入胜;(3)有矛盾冲突和高潮的出现。选两位同学复述故事,其余同学补充、评价。说明:讲故事是学生感兴趣的事。同时,复述既给想像创造了条件,又是诱发学生阅读的“有声广告

5、”。因此此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读来捕捉有效信息,在想像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辅以必要的方法性指导,有利于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三)设疑理路1.老师设问:这个故事的人物形象有哪些2.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是怎样的?3.经历的什么样的发展过程呢?人物形象:老头子、大菱、二菱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抗日战争时期的(芦花荡)故事情节:护送――受伤(发展)――复仇(高潮和结局)通过对故事进行梳理,让学生把握住了小说三要素,理清文章发展脉络,并以此为纲,有利于下面的学习.(四)品评人物1..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句。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采用品读法,要求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出描写老头

6、子的语段。2.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老头子,你认为老头子是怎样的形象?谈谈你对老英雄形象特征的认识.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3.老英雄形象特征: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认真负责、坚守承诺的品质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过于自信自尊(核心)4..对于文中:“过于自信与自尊”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先让让学生找出文中反应老头子这一特征的语句和地方。明确:有非常之意,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

7、自尊”。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大菱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石有关系的。二菱洗脸,大菱还警惕一些,老头子三次的“不怕”不能不说他过于自信以致有点大意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而他的功与过皆源于此。(四)合作探究: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体现的?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讨论,然后由各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对于学生的答案,我会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引导学生明确以下三条:1.革命英雄主义孙犁笔下的《芦花荡》,叙述了一场“英雄的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