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现状

归脾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现状

ID:37298162

大小:295.3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归脾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现状_第1页
归脾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现状_第2页
归脾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现状_第3页
资源描述:

《归脾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1年9月第8卷增刊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3·归脾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现状钱会南(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由白术、茯苓、黄不良反应,而且疗效巩固,复发率低。芪、龙眼肉、人参、木香、炙甘草组成,主治心脾两虚之健忘、1.3造血系统疾病[12]怔忡。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增补治疗脾不统血而妄行何氏用归脾汤治疗缺铁性贫血90例获满意疗效。张[13][14]之吐血下血。明代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在原方中增加了氏等以本方治疗尿毒症腹膜透析贫血患者。野村冒作以当归、远志两味,一直沿用至今。归脾汤为中医经典名方,在

2、加味归脾汤治疗18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服药12周,临床各科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该方近20年来的临床应用、患者血小板急剧增加,血小板相关IgG的减少与血小板数的[15]实验研究现状综述于下。增加呈相反趋势,出血症状改善。彭氏用本方加减治疗慢1临床应用研究性苯中毒,表现为造血系统损害,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继而血1.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甚至再障性贫血,获得较好疗效。田[1][16]失眠是归脾汤临床应用较多的病症。如陆氏报道用归氏等以归脾汤随证加减,临床观察到能有效干扰化疗后白[17]脾汤治疗失眠,兼肝气郁滞化热,加郁金、柴

3、胡、香附、焦山细胞下降的副反应发生。杉山诚用归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栀、淡豆豉、生龙齿;年老虑其肝阴虚易躁动,加柴胡、白芍;不全患者肾性贫血,用药第12周患者血红蛋白明显上升,而[2]脾肾阳虚,火不生土,加炮干姜、补骨脂、当归土炒。蓝氏且未见该方对患者肾功能及血压有任何不良反应。等受颜德馨教授“失眠患者每以情志变化、精神刺激为主因”1.4消化系统疾病[18]之启示,以归脾汤加柏子仁、知母、黄柏等组成知柏归脾汤,上原聪以六君子汤与加味归脾汤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并吞服丹栀逍遥丸,治疗顽固性失眠。病程久加磁石、龙牡;原则上不使用西药,结果患者服药后全身倦怠与

4、上腹部不适恶心或苔白腻加半夏、陈皮;血瘀加丹参;气滞加香附;阴得到迅速改善,提示具有改善患者自觉症状,特别是消化系统[3][19]血虚加夜交藤;心肝血虚加酸枣仁;兼阳虚加肉桂。周氏等症状的功能。闫氏等以加味归脾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黄[20]根据产后真元大伤,气血双亏不能滋养心神之理,以归脾汤加氏以本方化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夹寒加炮姜;夹热合欢花、五味子、熟地黄、阿胶等组成加味归脾汤,治疗产后加牡丹皮、白芍;兼肝郁加柴胡、白芍;吞酸加乌贼骨、川[4][5]失眠。赵氏等以归脾汤加味治疗老年目不瞑。徐氏以归贝母;便血过多加红参;夹湿加藿梗、佩兰;痞

5、痛嗳气加旋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不寐,基本方由炒白术、炒白芍、龙眼复花、代赭石;腹满加厚朴、半夏。认为该方化裁有抑制胃肉、夜交藤、茯苓、党参、木香、当归、远志、合欢皮、五酸分泌、抑制胃蛋白酶的作用,并有祛瘀生新、改善微循环的味子、柏子仁、炙黄芪、龙骨、酸枣仁、珍珠母、炙甘草组功能。亦有报道,以该方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应激性[21、22]成。兼肝郁气滞加柴胡、枳壳;阴虚火旺加知母、生地黄,溃疡出血获较好效果。[6]均获良效。周氏等用本方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获较好1.5妇科疾病[7][23][24]疗效。范氏以本方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基本方

6、由黄张氏拟黑归脾汤加味治疗崩漏。任氏以归脾汤加减芪、当归、党参、茯神、白术、酸枣仁、远志、川芎、丹参、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阴道出血量少,漏下不止,加炮姜、三七葛根、大枣、炙甘草组成。失眠者加合欢花、夜交藤;自汗粉;出血量多加乌贼骨、荆芥炭;夹血块加益母草、茜草。[25][26]甚加龙骨、牡蛎。治疗96例,总有效率95.65%,提示该方能崔氏用二至丸合该方治疗青春期宫血病。王氏用本方治[8]有效改善临床有关症状。樱川信男以加味归脾汤治疗轻度疗放环后经期延长,基本方由党参、黄芪、当归、炒枣仁、白抑郁症取得较好疗效,并且观察到其副作用轻微,但疗效出现术

7、、炒川芎、仙鹤草、茜草组成,兼经血色暗有块,腹痛明显,较缓慢,约在用药3~4周出现疗效。加桃仁、益母草;月经量多,色红质稠,加牡丹皮、生地黄、1.2心血管疾病栀子;在月经周期前1周服药,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王氏[9][27]冯氏以党参、黄芪、当归、白术、茯神、枣仁、木香、等以本方辨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后蛋白尿均取得较[28]川芎、丹参、葛根、鹿衔草组成加味归脾汤,治疗椎基底动脉好疗效。杨氏以本方治疗经行头痛,经前疼痛烦躁去远志,[10]缺血性眩晕62例取得佳效。黄氏等以归脾汤加黄连治疗加菊花、夏枯草、牛膝;经期及经后疼痛加阿胶、川芎;恶[11

8、]冠心病心率失常10例,疗效满意。郝氏等采用归脾汤辨证心呕吐加竹茹;巅顶头痛加白蒺藜、桃仁;少腹痛加延胡索。[29]施治,加小剂量抗心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