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谈判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战略

集体谈判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战略

ID:37303974

大小:294.9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集体谈判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战略_第1页
集体谈判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战略_第2页
集体谈判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战略_第3页
集体谈判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战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集体谈判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科学研究 2004141集体谈判: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战略①周长城 陈 群  〔摘要〕 劳资双方既有利益冲突又有合作的可能性。合作式劳资关系的关键不是利益冲突的消失,而是要把冲突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冲突无法影响双方总体上的合作关系。集体谈判把激烈的对抗转向在斗争中寻找利益均衡点,是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策略。我国工会的权力没有形成,政府偏向雇主,雇主和雇员地位不平等使得劳资力量不平衡,工人权益没有保障。引进集体谈判机制,扶植劳资双方的平衡能力是保持社会协调发展、建构符合中国国情和适应全球化新

2、型劳资关系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 合作型劳资关系;集体谈判;工会;政府  〔中图分类号〕C9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4)04-0080-04  资本所有者与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即劳资关系②。国内学者对劳资关系的研究十分苍白,很多时候局70年代末,中国社会进入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限于劳资纠纷的解决。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劳资关系研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过程促进了中国劳资究几乎与现实同步发展,从工业革命创造出一种新型雇关系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一方面国有企

3、业和集体企业民佣关系起,国外学者就一直关注劳资关系的变化发展,营化步伐加快,私营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劳资关系理论。劳资关系理论有三种引进外资和加入WTO,介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资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元论观点、多元论观点及马克思〔1〕本大举进入中国,外资企业比例日益上升。在如此短的主义的观点。时段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如此迅速,积聚了如此复杂的一元论观点认为雇佣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它假定劳资关系,劳资冲突每天都在发生。冲突不断加剧,人每一个工作组织都是有着共同目标的整合体。劳资

4、关系们处理这些纠纷和冲突的知识和能力又很欠缺,由此下被认为是建立在雇主和雇工之间的合作和利益协调基础去很可能给社会带来无法控制的动荡和损失。就目前严上的,劳资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使组织高效运行,劳资重的欠薪问题来看,劳资双方的冲突严重破坏了稳定的双方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他们是同一队伍中的成员,社会秩序。为了保持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强化对弱势是利润、生产、报偿的享受者,是伙伴关系。群体的保护,规范劳资关系,防止社会矛盾激化应成为多元论观点与一元论观点相反。多元论观点认为冲入世初期的社会政策重点。突是不可

5、避免的,在组织内部有各种不同的利益、不同一、劳资关系理论中的“合作”理念目标的群体,而各种不同的群体为了自己的目的而相互①感谢美国福特基金会(TheFordFoundation)为本研究提供资助,研究项目名称为《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研究》。②本文主要讨论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资关系。〔作者简介〕周长城,武汉大学亚洲与太平洋研究中心教授,博士;陈 群,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 430072。·80·©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

6、llrightsreserved.竞争。但是在主要的谈判群体中权力是分散的,因此不到仆从状态,因此这种均衡是必要的。汤民伯认为工会可能有一方控制另一方。尽管没有一方能完全达到自己会员通过扩大雇工的决定权,削减雇主的决定权的方式的目的,但双方可能取得部分成功。而且国家被称作来保障他们的利益。波尔曼认为集体交涉对个人交涉的“公共利益”的公正卫士,保护弱者,遏制强者。多元取代可以达到双方力量的均衡,集体交涉的目的不在于论者把劳资冲突看作是让步和妥协的过程。同雇主战斗而最后消灭雇主,而在于寻求一种“完美无马

7、克思主义论者与多元论观点有相同之处,即认为缺的工作控制权”。①集体谈判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协雇主和雇工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固有的和基本的。劳资关调劳资矛盾、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主要方式,它以集系是一种阶级利益关系,反映的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体交涉取代个人交涉。集体谈判是劳资双方进行沟通的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由此决定了劳资双方必然是一理性过程,它把激烈的对抗转向在斗争中寻找利益均衡种对立和对抗的关系。但是马克思在后来的社会资本理点。雇工运用这种方式与雇主形成力量平衡,改变雇主论中指出,当资本日益扬弃了私人

8、资本的属性而越来越单方面控制资源的格局。要建立稳定的、契约式的、合具有社会资本的属性的时候,当各方都以一种信任、合作型的劳资关系就要通过集体谈判改变劳资双方的力量作与承诺的精神来把其特有的技能和财力结合起来时,对比,这对我国平衡劳资力量,建立合作型的劳资关系就能得到更多的报酬,也能提高生产率。资本和劳动有格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融合、合作的可能性。二、我国劳资关系现状:劳资力量不平衡这三种基本的劳资关系理论共通之处在于认为劳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