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

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

ID:37327623

大小:552.2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2

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_第1页
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_第2页
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_第3页
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_第4页
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3年7月July,2003行政论坛AdministrativeTribune总第58期GeneralNo.58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的概念辨析张康之1,王喜明2(1.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系,北京100872;2.榆林师范学校,陕西榆林719000)摘要: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等概念是公共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中的基本范畴。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等f*q题都是历史地生成的.是在公私领域、公私部门分化分立的过程中被提出来的。所以,这些概念仅仅适用于对近代社会的分析。公共性是指公共部门、政府的属性

2、;公共物品是由公共部门、政府提供给社会的具有公共性的物品;自利性的概念则是指人的行为动机,至于组织机构和部门则不存在着自利性的问题。关键词:公共性;公共物品;自利性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0X(2003)04—0008一04一、公共性的概念公共性的问题出现在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中。在农业社会,当人类社会治理还属于统治型的模式时,“公⋯‘私”尚未分化。只是到了工业社会,随着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出现,才开始出现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分化和分立的情况。有了这

3、种分化和分立,才能够对公共部门和政府作出公共性的判断和审视。也就是说,是由于农业社会中那种“公”“私”不分的状态被打破了,公共性问题才成了思考和谈论的对象。当然,“公”“私”的概念很早就出现了,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发挥作用的条件下,人们也经常谈论“公”“私”的问题。可是,公私概念的内涵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发挥作用的历史条件下,由于不存在着公私领域的分离和公私部门的分立,“私”的真实内涵仅仅是指以个人生活为中心取向的占有形态和活动内容,而公则是以集体生活为中心取向的占有形态和活动内容,私相对于公.只是人群集合

4、规模的大小。小的人群中的事相对于大的人群中的事来说,属于私;反之,则属于公。同样,个人相对于群体来说,再大的事也属于私;而群体相对于个人来说,再小的事也属于公。所以,公私的概念只是人的集合状态或规模的状况,在这之外就没有什么差别了,所指的只是一种个人与集体的相对性。实际上,公私的边界是模糊的和无法确定的,需要更多地取决于“涉事者”个人的理解和领悟。统治型的社会治理在意识形态方面能够实现对“公”的强化,但在制度安排上却一筹莫展。在人类历史上,也有过多种多样“公”字理念下的制度安排实验,却无一例外地不是以失败而告终。历史上的一个

5、特别有趣的现象就是,在一切统治型社会治理方式发挥作用的历史条件下,在“公”、“私”边界越是不清的情况下,人们对“公”的渴望就越是强烈,越是憧憬大公无私的社会形态。到了公私领域、公私部门已经成为历史性现实的时候,人们反而更多地关注私人利益的实现、私人部门的健全和私人领域的和谐。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是在公私分化了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这种社会治理是为了在公共领域和公共利益受到轻视和忽视的情况下通过建构公共部门来维护健康的社会公共生活。这一目标是正确的,但是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却无法达到这一目标。从管理型社会治理实践的历史来看,它在治理

6、模型的科学化技术化追求中,在效率至上的驱使下,往往丧失了根本目标,无法有效地维护公共领域的健全,无法保证和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分离是工业化的产物,是社会治理体系的性质从统治型向管理型变革的结果。因为,只有当社会治理活动成为管理活动而不是统治活动的时候,才会包含着公共性的内容。进而,只有当社会治理体系在性质上属于管理的而不是统治的,社会治理活动的主体才能以公共部门的形式出现。本来,工业化就是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急剧分化的过程。在工业社会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分化和分立也是这个社会的基本特征的体现。也就是说

7、。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公共领域、公共部门并提供公共物品,也就有了关于公共性的概括和研究,也就会使用公共性这样一个标准来判断政府等公共部门是否健全。对于这一点,无数历史事实都作出了证明。从二战以后的情况看。一些原先属于农业社会的国家,一旦在工业化方面走出了一段路程,在这些国家内部就开始吵吵嚷嚷地谈论起政府和其他国家机构的公共性问题了。这决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着同样的经历,只要它走出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化的进程中,它的公私领域、公私部门就必然会走向分化和分立的不归路,结果,也就会把公共性的问题提出来。这是有着客

8、观必然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一个国家试图阻遏这种历史趋势的话,那么它的发展就会停滞,就会出现军政府上台的局面。甚至会使工业化的结果丧失殆尽,从而退回到农业社会的公私不分的状态中去。公共部门、政府的公共性等,不是取决于国家权力机构的主观界定,也不是由法律作出的规定,而是一种来源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