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2)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2)

ID:37392660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3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2)_第1页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2)_第2页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2)_第3页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2)_第4页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2)_第5页
资源描述: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学习重难点: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激发感恩情怀。学习过程:【课前自主学习案】1.通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在自查字典标注“读一读,写一写”读音和词义。2.圈划、朗读我和母亲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作好简单批注。3.朗读作家史铁生的三段话,思考:能说出这样话的人,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人?A“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

2、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B“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C“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我觉得他是:。【课堂合作探究案】4.课文围绕我与母亲主要写了哪四件事?5.思考讨论文题“秋天的怀念”的含义是什么?(提示:可从“作者怀念谁?为什么会怀念?为什么

3、在秋天怀念?”几个方面来理解文题。)6.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是本文写作上的又一特色,思考文章哪些地方使你体会到母亲那深沉而无私的爱?(提示:细细体会文中直接描写母亲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词句,分析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还可以通过对“我”暴躁任性的描写和母亲的慈爱宽厚的描写相对照中体会母爱的深沉与无私。)7.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理解“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和“要好好儿活”?(提示:可以从母亲活着的时候曾经多次要带“我”去看花,几乎都遭拒绝,而在母亲去世后“我”却与妹妹一同去看花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段菊花的天真烂漫的描写中蕴涵着生命的一些精神和意义

4、,以及作者所寄之情)【当堂拓展检测案】8.你认为本文能感动人的原因是什么?9.试着把第五段结尾的“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补充完整。10.文章最后自然段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11.仿照文中写菊花的写作手法,试着写一段景物描写以抒发某种情感。12.仿写: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铃,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母爱是,;母爱是,。【课后反思总结案】1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母亲走了,带着对子女深深地挂念;母亲走了,遗留给儿子永无偿还的心情。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回忆你的父母为你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你又打算怎么回报他们呢?试写150

5、字的感悟。《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教完这篇课文,我觉得老师应该把课堂这个大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吐露心声,让他们无拘无束的说。(一)对文中自己最感兴趣的句或段让学生各抒己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例如:《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感人之处有许多,我让学生说自己最喜欢之处。学生说最喜欢第一自然段,因为“我”因瘫痪,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信心,砸东西,可是妈妈却忍受了这一切,她不但没有怪“我”还等“我”恢复时说要带“我”去北海看花。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第二自然段,因为那里写出妈妈再一次的要带“我”去北海看花,几乎是在央求“我”,妈妈之所以央求“我”是为了让“我

6、”开心呀!有的同学说,我最喜欢最后一个自然段,因为,妈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我明白妈妈的话,懂得珍惜生命和妹妹一起面对生活的困难,勇敢的活下去。也有的同学说,喜欢文中的五、六两个自然段,因为这里讲了“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说明妈妈有病,且因为过度的操劳,病已十分严重了,这不都是为了我们儿女吗?还有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也正体现妈妈在生命垂危时还挂念着自己的儿女该怎么办,根本都没考虑自己,这就是母爱。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他们的感受是真实的都说出来吧!(二)对于觉得有更深入的内容需要袒露的同学,也可以给以补充说。如:《秋天的怀念》一文的教学中,有位同学站起来补充说,自己也

7、很喜欢最后一个自然段,原因是作者写了后来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开得烂漫,作者写菊花这种能在寒风中开放的花,就说明菊花能战胜恶劣环境,依然开放,自己也要像菊花那样,与生活中的困难斗争,勇敢活下去。再如:《地震中父与子》一文的教学中,有位同学说,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赞扬父亲在危难中坚持不懈地寻找儿子,终于把儿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父爱是伟大的。另一位同学补充说,我认为儿子也是值得赞扬的,儿子在灾难中先让父亲救出同学,这种精神也是了不起的。教师把他们说的话综合起来说,这就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三)对同学的看法有不同体会的学生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