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日.月(巴金)

短文两篇.日.月(巴金)

ID:37428554

大小:542.3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2

短文两篇.日.月(巴金)_第1页
短文两篇.日.月(巴金)_第2页
短文两篇.日.月(巴金)_第3页
短文两篇.日.月(巴金)_第4页
短文两篇.日.月(巴金)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日.月(巴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妻子:萧珊(原名:陈蕴珍)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他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

2、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巴金对中国现代小说和散文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我国散文诗

3、的发展作出了重要努力。他曾翻译过屠格涅夫的五十一章散文诗作品,并在自己主编的刊物和丛书上热情鼓励散文诗创作。《日》和《月》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龙·虎·狗》。写作背景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有在期盼胜利的到来。字词读写旸():姮娥():皓月():浸():yánghénghàoJìn

4、日出。即嫦娥。明亮的月亮。初读感知1.默读课文: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2.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的说明。3.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4.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力求贴近作者当时的感情,把握好朗读的情感基调。研读赏析1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2.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

5、太阳有关吗?3.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研析赏析21.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2.“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3.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是指什么人?结构图日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发光发热月冰冷、死光姮娥奔月死生轰轰烈烈寒冷、寂寞不如对光明的强烈追求对苦寒者的期望寄托人格理想热情洋溢细腻幽静床前明月

6、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