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动感课堂教学案例 改

体育动感课堂教学案例 改

ID:37443107

大小:1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体育动感课堂教学案例    改_第1页
体育动感课堂教学案例    改_第2页
体育动感课堂教学案例    改_第3页
体育动感课堂教学案例    改_第4页
资源描述:

《体育动感课堂教学案例 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他想的“乱动”,我设计的“节奏”越溪小学校张炼1、背景:2014年我校要丰富大课间活动,便想加入篮球操。这样我们体育老师便把动感博击操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学生进行了大量的练习,要求在中速遍慢的迪士科音乐下进行下节奏分明。体现力度美与健康美,可以使学生在汗水中尽情展现激情和青春,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增强自信,同时有效发展身体力量、协调能力及反应速度。2、情景重放: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到:师:同学们,听到这样的迪士科音乐,你们想怎么样啊?生:我们感到很激情,我们想要飞起来。师:好,那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下动起来。(带领学生“动”起来)…在

2、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回答却偏离了教师的想法:师:同学们,听到这样迪士科音乐,你想怎么样啊?生1:我觉得很燥,只想乱动,乱晃。(回答和设计完全不一致,以致于后面教学内容完全没有办法继续。教学场面陷入了片刻的沉静)师:同学们有没有韵律的感觉啊?有没有节奏分明的感觉啊?生:有(在教师明确的要求下,所有同学齐声回答)(教学回到了原有的设计,我继续带领学生按“节奏”的设计来进行教学)、3、评析就整堂课而言,这个小小的插曲并没有引起教师太多的关注,也并没有影响教师这节课的整体效果。然而,这个小插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问题确实是体育教师、甚至是很多有多年教学经验的

3、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也是课程改革中需要我们关注的热点之一。那就是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在这个教学的设计中,教师为什么要提问?请学生回答是要起到什么样的效果?从这两个问题来,这位老师的设计都是欠考虑的。倘若说提问环节是想凸显对教师对学生学习感受的关注,体现师生在课堂中的交流。但是后继教学却并没有按照学生的意愿去安排练习内容,而是完全按照教师的想法来设计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才会出现学生的答案完全超乎教师的预计,才会让教师在那一刻感觉无法继续开展教学。虽然教师非常巧妙的使教学回归到了“正常次序”,但这一插曲却让教

4、师的提问变得毫无意义,让师生间的交流成为了教师牵领下的表演,让关注学生学习感受这个话题成为了一句空话回到这节课,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教学设计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体现力度美与健康美,可以使学生在汗水中尽情展现激情和青春,释放压力。那么既然是放松,节奏分明的“博击”动作难道就是乱动,乱晃的动作吗?其实未必。既然学生已经提出她很想韵感,而且这的确可能是她当时最真实的想法(前面大量的动作练习对初一年级孩子来说已是烦了),那为什么练的时候不可以就“动感”下呢?在强有力的音乐节拍下完成身体锻炼方式。其独到之处是在节奏清晰的音乐伴奏下,在英姿飒爽的上

5、,下肢与躯干之间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那只要效果一样,为什么就不可以改变一个称谓,让整堂课更贴近孩子呢?其实这就是一个对学生关注不够的问题。我们常说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关注学生,而事实上我们在教学中却并这样做。因为在教学设计中教师用的更多的是自己的想法,是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来判断、预测学生可能有的思维。当学生的想法和教师完全不一致时,我们打心里感觉不舒服。会觉得学生是在和自己作怪,是在调皮,这在教学过程中有点累的时候尤其如此。而且这样的情况可以说也经常出现在常规体育课堂上。比如教师原本设计全班同学都会很高兴参与跑的练习,几个女生却直接告诉你说我不想

6、跑,我不喜欢跑步;教师本来设计好的武术教学,却因为操场上其他年级在打篮球比赛,学生无法全部集中注意力而无法开展。等等这样的情况其实在体育课堂上可以说屡见不鲜。而能正确处理好教师既定内容和学生关注对象之间的矛盾也成为了体育教师课堂调控技能之一。体育课,由于其特殊的教学环境,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预设更要有调整。预设的不是教学内容如何一一步顺利、流畅去展开,更应该预设开展的活动学生可能出想的多种不同的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当在教学实际过程中,教师的设计和学生的想法出现偏差时,体育教师的思维应该迅速跳出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而在原有教学设计和学生实情之间

7、寻找结合点。能把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时最好不过的。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感受,绝对不是提一两个问题就能体现出来的。既然要问学生,那么就因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准备随时把学生的真实感受融入下一阶段的教学中。而要考虑学生的感受,教师的教学就绝对不能以己为主。应该从学生的理解、感受出发,在不偏离课时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法做出相应改变,以更适合学生、更贴近学生。这对一个有丰富经验的体育教师来说可能并非难事,但对我们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来说,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教师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教学调控能力的不断熟练。但无论对哪

8、一类教师,有一点都非常重要,那就是教学前对学生充分的分析。对学生了解越充分,就越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所设计、安排的教学就越能贴近学生,受到学生的喜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