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案例郭甜

英语教学案例郭甜

ID:37452201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英语教学案例郭甜_第1页
英语教学案例郭甜_第2页
英语教学案例郭甜_第3页
资源描述:

《英语教学案例郭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英语教学案例自从走进了小学课堂,我每天都会面对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和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而这些笑脸和眼睛背后,我还能看到小学生们好玩好动,自控力差,个性张扬的天性。因此,课堂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意外事故”总是防不胜防地发生着。然而,作为英语课堂引导者的老师,如果对这些“意外事故”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师生关系、损坏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与《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了。鉴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我的英语课堂上特别注意运用师生地位平等的原则方法来处理这些意外事故。下

2、面,我就谈谈发生在我的课堂上的两件“意外事故”及我采取的方式方法。 一件是发生在我四年级的课堂上。我在教“Lookattheclassroom,thisistheboard,thisisthelight…”时,由于录音中语速太快,学生跟不上来,我便放慢语速,并且用纯正的美式英语让学生跟读,但几遍下来,有些同学的语速还是有些绕不过来,便产生了畏惧情绪、不愿再读了,当我再次让他们模仿跟读时,有位同学竟然干脆说:“我不会读。”就不愿再跟读了。当时的我真是左右为难,都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了,忽然间我灵机一动,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来竞赛,看哪两个小组读得既清晰准确又响亮整齐,就给他们

3、每组各一个小小的奖励,结果这一招还真灵验,每个小组都干劲十足了,都读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我给两个较好的小组发了奖品后,问另外两个小组的同学要不要再比试一轮,他们齐声说“要!”于是我让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待同学们基本上都读得很好了时,我看教育的时机已到,于是我说:“老师开始学英语时有很多句子也不会读的,但我坚持一遍又一遍地跟读,直到第十遍才终于学会。”接下来,我叫了刚才说“我不会读”的同学,请他读出“Lookattheclassroom,thisistheboard,thisisthelight…”等句子,在我的鼓励下,他终于拾起了自信,鼓起勇气大声读出来了,虽然读

4、得不太好,但我还是给予他“verygood!”的最高表扬,并对其他同学说“Beatyourhands!”在小朋友们的掌声中,我较为轻松地纠正了他的发音,并对其他同学说:“这位同学说自己不会,你们说他会读吗?”同学们齐声说“会读!”我又说:“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读得好的,关键看你有没有自信去读好,这位同学首先不够自信,但后来他不再畏缩,而是勇敢地读出来了,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单凭这股勇气就值得我们学习!”那位同学在我和其他同学的掌声中满意地坐下去了。现象分析:这是一个英语课堂中反复操练的环节,对于没接触过英语音标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却也是非

5、常枯燥的。无论我们怎么优化这一过程,把他变成一场游戏或一场竞赛,仍避免不了反复地读、说与纠音。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很正常的,但我决不能让学生存在不想学的心理。在我的课堂中,我把枯燥的操练变成一场场竞赛,不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熟练掌握了语言,而且培养了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对于操练时缺乏自信的同学,我赞扬他敢于开口说的勇气这一闪光点,并通过用自己作比较,帮助他树立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心得与感悟:1,《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英语教学应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将竞赛贯穿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时的评

6、价是《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现。《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兴趣看作小学英语教学的第一要务。培养兴趣可以借助玩玩唱唱,但不等于玩玩唱唱。游戏等直观活动只能激发学生一时的外部兴趣,这种兴趣是短暂易逝的。而要培养学生持久的内部兴趣,主要靠学有所得而产生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最好通过比较和竞赛的形式体现出来,学生才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我的教学中,相对于游戏来说,我更多地采用了竞赛的形式。把竞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更多的学生尝试到竞赛所带来的成就感,让更多的学生保持持久的内部兴趣。2,我在处理这一事故时,虽然已经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教育目的,

7、但花费时间较多,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教育言语要用大量的中文讲才能让学生听明白,大有变英语课为思想品德课之嫌。有损英语语言气氛的营造和让学生进行英语交流的自主习惯。而如果让这两种极端的学生进行课后教育的话,又不能起到这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还有一次是在五年级的课堂上。记得那是一堂关于birthday的课。为了引出"birthday"这一话题,我与学生进行了以下对话:  Teacher:Excuseme.Whenisyourbirthday?  StudentA:OnFebruarytheeleventh  Teacher:Doyouknow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