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学设计2

莫高窟教学设计2

ID:37452452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莫高窟教学设计2_第1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2_第2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2_第3页
莫高窟教学设计2_第4页
资源描述:

《莫高窟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莫高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练习3中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山川锦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2、现在请同学们就你所知道的名胜古迹说一处,要求:一说清楚,二不重复。3、刚才我们花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熟悉的名胜古迹检阅了一番,已经巍巍乎壮哉!我们祖国无处没有名胜古迹,真是美不胜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莫高窟》也是一处名胜古迹。(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二、梳理脉络:1、《中国名胜词典》上这样介绍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现存石窟492洞,里面保存着彩塑2000多尊。保存的壁画有4.5万平方米,若把这些壁画排列起来,能有20多公里长。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里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这段介绍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介绍了什么?3、默读课文,把这段介绍里的每句话与课文中的有关段落对应起来。4、指名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3、。5、你觉得《中国名胜词典》上对莫高窟的介绍与课文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一个好?(点评:引入《中国名胜词典》对莫高窟的介绍,并与课文作比较,让学生明白一个介绍得简要,一个介绍得具体。进一步懂得根据不同的文本要求写出不同的对莫高窟的介绍。)三、讲读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2、这一段与词典上的介绍有哪些不同?3、为什么写莫高窟用“她”而不用“它”?4、齐读第一段。四、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词语: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称赞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腐败无能2、朗读词语。3、抄写词语第二课

4、时课时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四自然段。2、学做小导游,在做小导游中积累语言,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辉煌。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听写词语: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称赞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腐败无能2、       用上这些词语说说与莫高窟有关的内容。(点评:听写关键词语并说说与莫高窟有关的内容,将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到了实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能力。)二、   讲读第二段:1、       指名读第二段。2、   

5、    你觉得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点面结合)3、       读读写“面”上的句子。4、       读读写“点”上的句子。5、       展示莫高窟彩塑的图片。请用“有……有……还有……”说说彩塑的神态。你发现书上的问题了吗?(“力士”后面不应该用句号,应该用省略号。)6、       背诵第二段。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四自然段。2、学做小导游,在做小导游中积累语言,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辉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 惟

6、妙惟肖 啧啧称赞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腐败无能2、用上这些词语说说与莫高窟有关的内容。(点评:听写关键词语并说说与莫高窟有关的内容,将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到了实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能力。)二、讲读第二段:1、指名读第二段。2、你觉得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点面结合)3、读读写“面”上的句子。4、读读写“点”上的句子。5、展示莫高窟彩塑的图片。请用“有……有……还有……”说说彩塑的神态。你发现书上的问题了吗?(“力士”后面不应该用句号,应该用省略号。)6、背诵第二段

7、。三、讲读第三段:1、默读第三段。2、这一段与第二段的写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第一句话起到了什么作用?4、展示飞天的图片。请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说飞天的样子。5、背诵第三段。(点评:老师始终不忘语言文字的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轻松地变换了形式让学生感到新鲜感,深化了对内容的理解,训练了说话能力,一举数得。这就是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四、   讲读第四段:1、指名读第四段。2、第二句话中的“曾”是什么意思?有了这个“曾”你体会到了什么?3、补充资料:血色黄昏中,一支

8、支驼队拉着一箱箱文物出发了,目的地不是我们国家的哪一个博物馆,而是异国他乡。凄艳的晚霞中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历史的控诉:斯坦因(英国人)。连续盗宝七个晚上,盗走完整的经卷二十四箱近万卷,完好的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近五百卷,雇了四十多头骆驼运走。一部分留在印度,成立西域博物馆,而精品则入藏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伯希和(法国人)。1908年7月,将藏经洞中遗物全部翻检,选取精华,廉价骗购大量文献精品和佛画、丝织品,总数约一万余件,现藏法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