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西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ID:37454207

大小:375.6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2

西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_第1页
西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_第2页
西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_第3页
西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_第4页
西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理论综述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两核心问题在当代西方货币理论中,有关于货币政策的阐述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关于“货币中性论”是否成立,即关于货币政策有否有效的理论;另一部分则是关于货币政策如何传导的理论。“货币是否是面纱”(货币中性问题)“货币非中性时影响实际经济途径”(货币政策如何传导)货币中性论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 的货币中性论“古典学派”:斯密和李嘉图“新古典学派”:马歇尔、瓦尔拉斯和庇古等都信奉看不见的手和萨伊定律,认为经济会自动调节达到均衡,货币是中性的,不过是实际经济的面纱和润滑剂,是工具和媒介,它不影响实际经济活动而只对物价产生影响,金融领域和真实领

2、域之间没有关系。相应地,在那时人们只对货币需求数量进行了研究,而不可能关注到货币政策及其传导问题。当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秉承古典货币中性论以卢卡斯(Lucas,1980)为代表的货币经济周期学派以普雷斯科特(Prescott)为首的真实经济周期学派。货币经济周期学派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因而对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并没有什么有规则的影响,货币的惟一的影响是名义变量,即价格水平。尽管货币经济周期学派承认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没有预期到的货币数量变动对失业率、生产量和实际收人等实际变量会产生短期影响,但他们强调的重点却是长期内理性预期的存在仍会使经济恢复到原有的均衡水平;真实经济周期学派也认为,货币的总和变化

3、是中性的,它只能决定价格总水平,由于货币因素引致的名义扰动会简单地通过价格消散掉,所以应该完全抛开货币因素,从纯粹的非货币框架中说明经济波动的原因和性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秉承古典货币中性论,不承认货币政策的积极效果,认为研究政策传导更是毫无意义。针对他们的观点,弗里德曼(Friedman,1986)撰文指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关理性预期的结论是建立在一系列的严格浪设基础上的,未能充分考虑资本和财富等变量,而这些因素正是传导机制的关键变量,一旦考虑了这些因素,货币政策将星现非中性。货币非中性理论凯恩斯主义利率传导机制经济并非能时时自动达到均衡,为此要采取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来保证经济的稳定运行,凯恩

4、斯认为金融与真实领域之间可以通过名义利率联系起来,货币政策通过改变公众的货币金融资产组合来影响市场利率,并进而影响投资行为,再对需求和物价产生影响。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提出了货币政策经由利率影响有效需求的传导机制。最完整地体现了凯恩斯货币思想的是希克斯(Hicks)1937年构筑的属于一般均衡的IS一LM模型,这个模型或者说凯恩斯的货币传导理论最大的缺陷在于它没有考虑金融资产的替代性以及名义和实际财富的相互影响问题,而这两点恰恰是后来货币主义向凯恩斯主义发起的洁难所在。新古典综合学派沿袭 凯恩斯货币传导理论50,60年代以保罗·萨缪尔森(P.Samuelson)

5、为代表将MM定理与阿罗一德布鲁范式内在契合虽然包含了凯恩斯思想的新古典框架内的货币也呈现非中性,但货币政策传导问题却没有获得新的发展而仍停留在凯恩斯利率机制的水平上。货币主义补充非货币资产价格机制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弗里德曼(Friedman,1968)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认为凯恩斯主义者关于名义货币是如何影响实际变量的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无法令人满意的,他们也用IS一LM模型,但不同的是,他们认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不会无穷大,而投资利率弹性也不会很小,因此货币政策有作用,尤其是在短期内作用甚大,对长期来讲,由于预期因素的作用货币政策将只影响物价。货币主义者十分重视对金融资产价格的传导分析

6、,反对只强调一种资产价格一利率,或者在约翰·泰勒(JohnB.Taylor,1995)的模型中仅仅包括利率和汇率,在他们看来,资产应当至少包括3类:(1)货币;(2)债券等有价证券;(3)实物资产。认为三类资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性。他们认为凯恩斯在分析货币传导时没有考虑到其他资产的存在及相对价格的调整问题,实际上观察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全部相关资产价格及实际财富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尤以强调货币和股票价格运行之间的联系为重中之重,当货币政策变化使股票价格下跌,进而导致金融资产价值下降时企业和消费者就会减少投资支出,否则金融头寸吃紧,未来面临财务困难的可能性就会提高。为此,他们提出了包括托宾(Jame

7、aTobin)的投资q理论和消费者的财富效应论在内的非货币金融资产价格机制作为货币传导理论的发展。新凯恩斯主义创新 重视银行资产的信贷渠道曼昆(Mankiw)认为由于工资和价格枯性,各类市场经常处于非均衡状态,整个经济也运行在非均衡状态之中,因此考虑到公众理性预期的存在,审慎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斯蒂格利茨和韦斯(StiglitzandWeiss,1981)等人提出的,他们也相信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