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效率

整合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效率

ID:37456644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整合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效率_第1页
整合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效率_第2页
整合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效率_第3页
整合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效率_第4页
资源描述:

《整合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整合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曾经大声疾呼:“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3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语文教学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没能彻底解决。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但非常重要的一条成因是教学目标的分治。    什么是目标?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什么又是要求呢?即是为了实现目标而提出并希望做到的具体事项或愿望。目标和要求显然对于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引领性和规定性。应该说,随着《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和

2、试行,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比过去清晰、明确了许多,尤其是《课标》在阶段目标中分别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明确而又具体。另外,《课标》还提出了有关“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就拿阅读教学来说吧,《课标》不但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而且对不同学段提出了若干条分项要求。就每个学段的要求而言,《课标》不但提出了涉及读书,理解,积累,拓展四个方面能力的要求,而且针对每一项能力分列了若干非常具体的条文。还应该注意的是:同一内

3、容的要求,虽然分散在不同的学段,其表述形式和难易程度也不相同,可一旦将各年段的要求联系起来,那便是一个纵横联系、有主有次、循序渐进的目标体系。你就拿理解能力的要求来说吧,每个学段的要求,可以分成三个方面:第一是对词句的理解;第二是对篇章的理解;第三是对不同体裁文章的理解。而对这三项中每一项,《课标》又分别在不同学段提出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断变化、拓展、提升的要求。比如对词句的理解。低年级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中年级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而高年级的要求则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由此可见,《课标》对理解的要求是一个分层次、分项目、纵横联系紧密,逐渐提升的目标和要求体系。横向看,读书、理解、积累、拓展能力各有侧重,但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纵向讲,读书、理解、积累、拓展的每一项都是一个逐渐加深和提升的链条。    下面,就让我们以第一学段有关理解的目标和要求为例,具体说说如何把握与操作的问题。针对这一学段的阅读教学,《课标》一共提出了七项要求: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

5、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在这

6、七条中,涉及理解能力的是四条(即3、4、5、6条),但最重要、最基础的目标和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之所以说它是“最重要、最基础的目标和要求”,首先是语文学科自身存在的价值所决定的。关于什么是“语文”的说法有很多,但是,构成“语文”的要素是语言文字,这恐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大文学家高尔基则更为形象地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说:“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因此,语文学习不通过这个中介,不透过这件“衣裳”——词句,人们就没有办法触摸包裹在“衣裳”里面的事实和思想的。这大概就是《课标》为什么在每个学

7、段都提出了理解词句的不同要求,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系统的道理之所在;其次是词句自身的价值所决定的。大家知道,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若干个相对独立而且能够表情达意的词句构成的。可以说,词句是构成所有文章的“砖瓦”,没有对词句的理解和把握,就没有对篇章,乃至整部作品的理解。因此,“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必然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尤其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最重要、最基础的目标和要求。    再来看“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本身。什么是“了解”?课文中哪些词句需要学生有所了解?我们说,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了,并寻找出合理的解释和解释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