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反切有关的音韵学基础知识

与反切有关的音韵学基础知识

ID:37460327

大小:341.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24

与反切有关的音韵学基础知识_第1页
与反切有关的音韵学基础知识_第2页
与反切有关的音韵学基础知识_第3页
与反切有关的音韵学基础知识_第4页
与反切有关的音韵学基础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反切有关的音韵学基础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与反切有关的音韵学基础知识一、音韵学概述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古汉语音韵学所说的各个历史时期,一般分为上古(先秦两汉)、中古(六朝至唐宋)和近古(元明清)三个大阶段。所说的语音系统,就是指声、韵、调系统及其配合规律。二、音韵学基本概念汉语的一个音节,传统和现代一般都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一)声母1.“声母”又叫“声”或“母”,也叫“纽”(取“枢纽”意)或“声纽”,就是音节的开头部分。声母一般由辅音充当。如果一个音节开头部分没有辅音音素就称为“零声母”。古代没有音素字母,为了标记声母

2、的类别,就从同声母的汉字中选取一个汉字来作代表,这种用来标记声母类别的代表字就叫字母。如“都丁端得德冬”等字的声母都相同,就用“端”来标记,“端”便是字母。音节开头部分没有辅音音素的,古人也选一个开头没有辅音音素的字来作代表,如“影”母。2.守温三十字母第25页共25页唐末僧人守温借鉴梵文的拼读原理,对汉字的音读进行了认真全面的研究,最早创立了三十字母:不、芳、並、明、端、透、定、泥、知、徹、澄、見、溪、群、疑、精、清、從、邪、照、穿、審、禅、心、影、曉、匣、喻、來、日。3.传统三十六字母后经宋人增改为三十六个,这就是所谓的传统三十六字

3、母。传统三十六字母表这个三十六字母表,是根据音韵学家对字母的分类来编排的。4.五音、七音首先,音韵学家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的不同,把三十六字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这叫做“五音”。宋以后,又从舌音里分出半舌音,从齿音里分出半齿音,连同前面的五音合称“七音”。这以后,唇音又分重唇、轻唇,舌音又分舌头、舌上,齿音又分齿头和正齿。这样,三十六字母的发音部位就分出了十类。发音部位对照表第25页共25页5.清音、浊音、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根据声母的发音方法,音韵学家又把三十六字母分为清音和浊音两大类。清音是指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

4、音。浊音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再根据气流的强弱或浊化的程度,古人又把清、浊各分为全清和次清、全浊和次浊。全清是指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也不振动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清是指发音时送气而声带不振动的塞音和塞擦音。全浊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浊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第25页共25页发音方法对照表(二)韵1.韵母一个音节中声母之后的部分就是韵母。韵母最多由三部分组成:韵头、韵腹和韵尾。最少的只有韵腹一个部分。也就是说,韵腹是每个韵母必不可少的,而韵头和韵尾则不一定每个韵母都具备。2.韵音韵学上讲的“韵”,是

5、不管有没有韵头或韵头是否相同的,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就是同韵。韵还要求声调也必须相同,否则就应分为不同的韵。如“东、董、送”韵腹和韵尾是一样的,在《广韵》中却分成了三个韵,就是因为声调不同。可见,我们今天所说的韵母与古代所说的韵是不相同的。第25页共25页3.韵部所有同韵的字汇集成一个部类,就叫做韵部。4.韵目从各韵部中选取一个代表字,作为该韵部的标目,这个代表字就叫韵目。如《广韵》把“东、同、童、僮、铜”等许多同韵字汇成一个韵部,取“东”作代表,“东”便是这个韵部的韵目。韵书又把一韵之内而声母也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小韵”。同小

6、韵的字都同音。5.韵摄不管韵头和声调的不同,音韵学家把韵腹相近、韵尾相同或韵尾发音部位相同的韵归并成大类,叫做韵摄,又简称“摄”(“摄”即“统领”意)。如《广韵》二百零六韵被归并为下述十六摄: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曾、流、深、咸。6.韵类系联韵书中反切下字得出的分类,叫做“韵类”,韵类要求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都相同。7.二呼、四呼、洪音、细音音韵学家根据韵头或韵腹发音时唇形的不同给韵母分的类,称为“呼”。宋元时代,只把韵母分了开口、合口二呼。凡韵头或韵腹是圆唇元音[u]或[o]的,叫合口呼;反之,就叫开口呼。

7、这是因为中古时期只有i和u两种韵头。后来,i和u两音结合而演变成了ü第25页共25页韵头,清代音韵学家潘耒就把韵母分成了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呼:凡没有韵头,韵腹也不是i、u、ü的韵母叫开口呼;以i作韵头或韵腹的叫齐齿呼;以u作韵头或韵腹的叫合口呼;以ü作韵头或韵腹的叫撮口呼。这也是现代四呼的来源。音韵学家又根据韵母中有无韵头i和主要元音舌位的前后、开口度的大小,将韵母作了“等”以及洪音、细音的分别。古代开、合二呼各分了一、二、三、四等。有i韵头的就是三等或四等;反之,就是一等或二等。在此基础上,再视主要元音的舌位、开口度确定等次。主

8、要元音舌位最后、开口度最大的是一等,二、三、四等依此顺推。如“寒、删〕、甄、坚”依次分属一、二、三、四等。所谓“洪音”即指一、二等韵母,“细音”即指三、四等韵母。清代分出四呼,“等”就消失了,但洪细之别仍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