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城市化发展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

专题城市化发展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

ID:37463917

大小:259.7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11

专题城市化发展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_第1页
专题城市化发展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_第2页
专题城市化发展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_第3页
专题城市化发展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_第4页
专题城市化发展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城市化发展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专题城市化发展战略 与区域协调发展一、国内外关于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一)国外区域经济理论1、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为,增长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非均衡增长的必然性来自于少数地区对其他地区的支配效应。2、不平衡增长理论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中,从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认识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理论。认为,资本作为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主要稀缺资源,如果要实现全行业及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则无法

2、突破资本约束,所以经济发展只能通过从一种不平衡到达新的不平衡的方式进行。经济进步不能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巨大的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在其初始空间进行且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因外部效应等因素而使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并不平衡。3、中心—外围理论首先由劳尔·普雷维什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主要阐述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间的中心—外围不平等体系及其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20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将中心——外围理论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学。4、梯度转移理论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经历

3、创新、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以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将这一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学,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即是处于创新、发展、成熟还是衰退阶段。5、到U型假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斯对24个国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的。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地区间差距区域扩大,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地区间差距开始稳定,随后则出现逐步缩小的趋势。在经济发展初期,一般多采用适度非均衡开发战略;在经济发展中后期,

4、一般多采用相对均衡开发战略。6、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把城市圈域分为三部分:一是有一个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二是有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三是中心城市与腹地或周边城镇之间所形成的“极化—扩散”效应的内在经济联系网络。(二)我国有关区域经济的理论1、梯度发展理论即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东部、中部和西部梯度态势。2、反梯度发展理论东部有不发达地区,中西部也有较发达地区,这些差异同样是制约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区位开发论认为,现代工业只能首先在少数区位中发生、

5、发展,然后向非区位扩展移动。这是由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的,是与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密切相关的。4、点轴开发论认为,生产力布局不仅表现为各产业在各地区的分布,而且表现为产业在点、线、面上的分布与结合,从而形成各种类型的产业城市、产业基地、产业带、经济密集区和各层次的经济区域。在我国,依托现有运输网络和建设新线路,实行点轴集聚逐步扩散是较理想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如,山东提出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5、“四沿”展开论即四条纵横交错经济地理带,纵:沿海地带和沿京广线地带;横:沿长江地带和沿陇海兰新地带。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政策(一)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6、,差距较大(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政策1、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和规划如,三大城市群的形成及地区性城市圈的规划;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主体功能区划分,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等。2、构建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3、引导和推进欠发达地区调整经济结构,从根本上培养其自我发展机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4、增强区域之间的开放与合作,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5、建立企业发展基金;6、严格控制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增加教育投入,发挥科技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7、重视依

7、靠法律来保障战略、规划和计划的实施;8、对贫困地区发展予以扶助。三、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一)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1、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2、城市化水平滞后引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极不协调(二)世界城市化的不同类型及发展趋势1、世界城市化的不同类型及特点(1)以大都市区为特色的美国城市化(2)由政府引导的日本城市化(3)“过度城市化”的拉丁美洲2、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1)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势明显;(2)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形成全球城市体系多极结构;(3)大城市群(都市圈、都市带)将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

8、区;(4)全球掀起生态城市建设浪潮。(三)以大城市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