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效率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选择

空间效率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选择

ID:9376354

大小:1.86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4-29

空间效率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选择_第1页
空间效率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选择_第2页
空间效率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选择_第3页
空间效率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选择_第4页
空间效率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空间效率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空间效率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选择*范剑勇高人元张雁内容提要本文从空间效率角度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选择问题。我们首先给出了空间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出发,应用贸易引力模型与1997年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分析了表征各地区空间效率大小的指标真实市场潜能。本文发现,中国区域的真实市场潜能按从高到低顺序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与南部沿海地区,第二层次为京津地区与北部沿海地区,第三层次是中部地区,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居于第四层次。

2、同时,从真实市场潜能构成来看,所有地区的真实市场潜能主要是由本地区内部需求引致的,而其他地区需求与国外需求引致的真实市场潜能较弱;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较快发展产生的对非沿海地区的溢出效应较弱。关键词空间效率区域协调发展市场真实潜能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区域间收入差距呈现先短暂下挫、后*范剑勇: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复旦慈溪发展研究院电子信箱:jianyongfan@fudan.edu.cn上海市国权路600号200433;高人元: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电子信箱:072

3、015124@fudan.edu.cn;张雁: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电子信箱:062015052@fudan.edu.cn。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6JJD790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JL032)、复旦大学985国际竞争力创新项目及985地级城市数据库建设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B10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7JZD0023)的资助;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为本文提供了数据帮助;两位匿名审稿专家在本文成稿过程中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

4、特此致谢。世界经济*2010年第2期104范剑勇高人元张雁持续上扬的态势(张吉鹏、吴桂英,2004)。这一情况对中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挑战。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央政府先后实施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与中部崛起等战略。与这些政策措施密切联系的是,本文从空间效率(或称货币外部性)角度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选择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努力遵循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世界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生产率差异极大。究其原因,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率或技术进步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其中新经济

5、增长理论认为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固定资本投资隐含的技术进步(Romer,1986),或者得益于以干中学效应为表现形式的人力资本积累外部性(Lucas,1988)。在上世纪90年代以Krugman(1991)为代表的学者从供给与需求相互促进形成的累积循环角度描述了一国内部各地区间经济增长发生极化的机制,并将这一机制产生的效应称为货币外部性(peculiarexternalities)或称大地理范围集聚的空间外部性(Fujitaetal.,1999;FujitaandThisse,2002)。通俗

6、地讲,货币外部性的大小取决于供需双方交易的密度与频度、交易成本的高低,而交易成本的节省又取决于地理空间位置、基础设施状况等有形因素和制度、文化、习俗等无形因素。从这一理论出发,某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该地区所拥有的自然禀赋状况,而且取决于该地区先期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货币外部性大小。本文认为这种货币外部性大小可以用地区的真实市场潜能(realmarketpotential,简称RMP)来间接度量,也就是用地区的空间需求大小来衡量,其是决定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制造业空间分布变

7、化、空间效率与地区收入差距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来看,范剑勇(2008)发现沿海地区的制造业集聚是地区间收入差距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从这一现象出发,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是,既然产业集聚是各地区收入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就应该遵循将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或东北地区的原则。本文的疑问是,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将不可避免地丧失已累积起来的货币外部性;同时,从新古典的单部门增长模型出发(Capello,2007),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的劳动力迁移并保持沿海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公平性与灵活性,

8、同样可以缩小东西部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复旦大学课题组,2009)。由此我们进一步探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或许还有可供选择的其他道路。基于上述考虑,本文的主要工作是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各地区的真实市场潜能,为在最新的区域经济学教材中,Capello(2007)将这一新经济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外部性称为diversifiedstylizedspace,并认为大地理范围集聚的空间外部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