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似乎为数学而生--邱成桐

他似乎为数学而生--邱成桐

ID:37509109

大小:29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4

他似乎为数学而生--邱成桐_第1页
他似乎为数学而生--邱成桐_第2页
他似乎为数学而生--邱成桐_第3页
他似乎为数学而生--邱成桐_第4页
他似乎为数学而生--邱成桐_第5页
资源描述:

《他似乎为数学而生--邱成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他似乎为数学而生;他有大开大合的气度;他有征服一切的勇气;他有直达本质的气魄;只要碰到难题,他就硬要把它砸开——丘成桐:数学界的“凯撒大帝”▲1983年,荣获菲尔兹奖。▲1997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004年,在国际弦理论会议上与霍金等科学家合影。    序:1979年的一天,丘成桐收到一封来自英国的信。信中友人高兴地告诉他,自己生了个儿子。报喜的这位37岁的友人,是与牛顿同样荣膺卢卡逊数学教授,21岁时就被医生断言只能再活两年的剑桥大学教授史蒂芬·霍金。  此前一年,他们第一次见面。已经声

2、名远扬的霍金,怀着很大的兴趣,认真倾听了年轻的丘成桐解释正在做的爱因斯坦猜想(正质量猜想),这个理论跟霍金的黑洞研究有直接关系。  爱因斯坦、霍金、丘成桐,这3个沉迷并且深谙追寻自然和宇宙之道的人,他们的思想跨越时空,在那一刻交汇了。  也许,他们对科学的追求与梦想有着相同之处,但丘成桐彰显的彪悍锐利、忠厚温情、魏晋风骨、儒家风度却体现出一位华人数学家的独特魅力。  毫无疑问,丘成桐将会被视为20世纪和21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这位22岁获得伯克利大学博士学位,27岁成为斯坦福大学数学教授的数学

3、家,因对爱因斯坦猜想的证明,在广义相对论提出60年后,验证了爱因斯坦理论的相容与稳定;因对卡拉比猜想的证明,使得物理学家得以用卡拉比—丘紧化,来说明弦理论是自然界大统一理论的合适候选。1983年,他一举摘得了世界数学界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章。许多数学家都认为他在1983年以后的工作完全配得上另一块菲尔兹奖牌。数学与物理中的许多重要分支,都由于他的工作和影响得到了极大改观。  而对丘成桐来说,荣誉之外,那份浸润于数学王国中的沉醉,那份为祖国数学事业而付出的坚定,那份在改变数学的同时体味到的平实生活

4、之美好,更触碰着他的心脏与灵魂。  丘成桐事记  ●1949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同年随父母到香港。  ●1965年,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  ●1969年,获奖学金,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深造。  ●1971至1972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从事数学研究。  ●1974年,赴斯坦福大学数学系任教,于1976年晋升为教授。  ●1979年,重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5年后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数学系主任。  ●1981年,获美国数学会维布纶奖。  ●1983年,获得该年度菲尔兹数学奖

5、——由国际数学家联盟主持评定,在每4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最高数学奖。  ●1987年开始,任哈佛大学数学教授。同时兼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  ●1993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并于次年成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获瑞士皇家科学院克拉福特奖。  ●1996年,创办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并任主任。  ●1997年,获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美国国家科学奖”。受聘为复旦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名誉教授。 

6、 ●2002年,创建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本报记者齐林泉  他眼中的数学之美  我曾小立断桥  我曾徘徊湖边  想望着你绝世无比的姿颜  我曾独上高楼  远眺天涯路  寻觅着你洁白无瑕的脸庞  柔丝万丈  何曾束缚你的轻盈  圆月千里  何处不是你的影儿  长空漫漫  流水潺潺  何尝静寂  你的光芒一直触动着我的心  ……  ——丘成桐有感30年求证“庞加莱猜想”  1.从1979年第一次来到北京,就希望将中国的数学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  祖国的土地使他深深感动  2009

7、年6月,夏至将临,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丘成桐的办公室里,虽是午后,但仍需开着日光灯。房间有10多平方米,装修极其简单。屋子中央摆着一个方方正正的深色玻璃茶几。茶几一侧的沙发上,丘先生身着白色短袖衫,左胸的上衣口袋里别着一支圆珠笔。他身材魁伟,脸膛黑红,声音洪钟般浑厚,坦荡爽朗。  会面是因采访第一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数学奖——丘成桐中学生数学奖。这个寄托着丘成桐对中国教育发展的理想,2008年在泰康人寿赞助下启动的鼓励创新、实践与合作精神的奖项,仅仅是他“从1979年第一次到北京来,就希望将中国数学提

8、升至世界第一流水平”的诸多忘我努力中的又一次践行而已。  1979年,丘成桐受华罗庚邀请第一次回祖国访问。刚步入而立之年的他,一出首都机场,就忍不住扑倒在祖国的土地上。他说:“我用手触摸了祖国的土地,这使我深深感动。”  从首次回国至今的30年间,他一边作为一名年轻而成就卓越的大学数学教授,继续着在数学和物理领域中的辉煌,一边投身于祖国的数学事业。他培养了多名来自中国的优秀博士生;建议台湾科学委员会建立理论科学中心并一度担任其顾问委员会主任;亲自募集资金和吸引世界上最杰出的华人数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