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说课

小石潭记说课

ID:37515429

大小:36.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小石潭记说课_第1页
小石潭记说课_第2页
小石潭记说课_第3页
小石潭记说课_第4页
小石潭记说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六课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作者寄情山水,排遣抑郁的心情。重难点: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及文体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学

2、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游踪及沿途所见景致;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文章结构。一、导入新课从唐宋八大家着手,引出柳宗元。他笔耕一生,其山水游记的艺术和审美成就最高。他的山水游记以《永州八记》为代表,这些作品在美丽的自然景物描写中透入了作者的悲凉凄婉之情,体现了以景寓情,情景交融的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永州八记》之一,《小石潭记》,体会柳宗元散文的特色。二、作者及文体简介请一个学生介绍柳宗元的基本情况(例如朝代,字号等)。老师补充:柳宗元参加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永州,呆了10年,之后更被贬到柳州。在永州期间,他遭遇连连,满怀忧惧

3、之情,多藉山水以排遣,并写下了《永州八记》。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播放录音。教师提醒学生听清楚字音,感情。学生边听录音边划出疑难字词,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给加点字注音。(自由上讲台做,挑选自己会的来做)隔篁(huánɡ)竹水尤清冽(liè)卷石底以出(quán)为坻(chí)佁然不动(yǐ)往来翕忽(xī)俶尔远逝(chù)犬牙差互(cī)悄怆幽邃(qiǎosuì)寂寥(liáo)龚古(ɡōnɡ)恕己(shù)(2)朗读时,感情该如何把握?集体回答明确:课文一、二段写作者兴

4、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读得伤感些,低沉些。3.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后,全班齐读,注意把握感情。四、疏通文句,落实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同时划出疑难的词句。(1)解释下列词语。(集体回答)篁竹:成林的竹子。为坻:成为水中的高地。佁然:静止不动、愣住的样子。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幽邃:幽深极了。(2)一词多义(幻灯片显示)(抢答)全石以为底(做,动词)如鸣珮环(玉环,名词)为坻,为屿(成为,动词)

5、四面竹树环合(环绕,动词)潭西南而望(表修饰)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乃记之而去(表承接)明灭可见(可以,动词)隶而从者(跟随)水尤清冽(清澈)世隶耕(属于)以其境过清(冷清)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以其境过清(因为)犬牙差互(动词,交替)(3)古今异义(幻灯片显示)(个别回答)乃记之而去(古,离开;今,前往)佁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重点句子翻译。(个别回答。强调一定要直译,抓住重点词语。)(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

6、空游无所依。(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6)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较典型的疑难在班上提出共同解决。教师巡视各组,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4、全班快速串译全文。五、理清全文结构及作者的游踪。(小组讨论)第一部分(1):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第二部分(2一3):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第三部分(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第四部分(5):补充交待同行的人。这是一篇游记,游记一般按游览的顺

7、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本文也如此。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六、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文章的结构及作者的游踪,尝试背诵。七、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重点词句翻译。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反复诵读,涵泳品味文中写景文字,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探究思考,突破难点,理解文章为何前乐后忧;延伸拓展,总结以前学过的山水名篇名句,点评它们的独特技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

8、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心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