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浙江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

FDI对浙江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

ID:375174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7-29

FDI对浙江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FDI对浙江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FDI对浙江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FDI对浙江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FDI对浙江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FDI对浙江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  目:   FDI对浙江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前言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外商直接投资受到了普遍重视,因而,关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浙江省的影响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经济的溢出效应问题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从宏观角度看,积极引进断加大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对GDP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微观角度看,FDI的溢出效应既体现在外国资本通过在浙江省直接投资开办企业提高外资或合资企业的技术水平以及经营管理能力,这直接提高了浙江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又体现在FD

2、I对浙江企业的研发和技术水平起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浙江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强省,随着中国加入WTO,浙江经济更深地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之中,因此,扩大FDI规模、提高FDI水平是我省经济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FDI投入对浙江经济溢出效应的理论研究(一)垄断优势论该理论是美国学者S.H.海默(S.H.Hymer,1960)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的。海默摒弃了长期以来流行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所惯用的完全竞争假定,根据厂商垄断优势和寡占市场结构来解释对外直

3、接投资。这些优势包括:1、先进技术。2、雄厚的资金实力。3、先进管理经验。4、信息。5、国际声望。6、销售优势。7、规模经济。(二)核心资产论核心资产是指资产的核心部分分为技术和知识等无形资产,H.G.约翰逊(H.G.Johnson,1970)认为企业通过对核心资产占有形成垄断优势,借助垄断优势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能获取高额利润。(三)风险分散论-9-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1973)认为,从事国际经营的跨国公司可以借鉴国际证券投资中用多元化投资选择方式来降低投资风险的理论,使投资布局多样化,从而取得

4、较为稳定的利润。(四)寡占反应论美国学者尼克博克(F.T.Knickerbocker,1973)在运用垄断优势论研究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发现,美国这类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由垄断程度较高的少数寡头公司进行的,这些寡头公司具有成批地在同一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尼克博克称这种成批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为“寡占反应”。这类投资也可称为防御性对外直接投资。(五)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科斯定理”。科斯认为,企业与市场是两种不同但又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制度。英国里丁大学的学者巴克莱和卡森(P.J.BuckleyandM

5、.Casson,1976)等人将内部化理论应用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来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他们从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的性质和市场机制失效来论述内部化的必要性,内部化的目标是消除外部市场的不完全。(六)区位论著名论著有T.G.帕里在1976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国际生产区位:制造业跨国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的贸易与非贸易方式的研究》、T.霍斯特《美国对加拿大市场的出口和子公司销售的行业构成》指出,生产成本极小化的思路无疑对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区位

6、选择。各国间劳动力成本和技能的差异,以及相关或辅助性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对跨国公司区位分布和选择有重要影响。二是跨国公司在某一国家内的选址。接近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思路和追逐市场型的跨国公司行为相吻合。(七)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学者维农(R.Vernon,1966)在实证研究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基础上,创立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并认为,垄断优势论未能彻底说明跨国公司需要通过建立国外分支机构去占领市场,而不是通过产品出口和转让技术获利的根本原因。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能科学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对外

7、技术转让行为。(八)比较优势理论-9-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Kojima,1978)运用比较优势原理提出的。小岛清认为,垄断优势论是从微观经济理论出发,强调厂商内部垄断优势对海外投资行为的影响,重视对外投资企业微观经济分析和公司管理研究,而忽略了宏观经济因素的分析,尤其是忽略了国际分工理论中比较成本原理的作用。(九)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巴克莱和卡森的同事、英国经济学家J.H.邓宁(J.H.Dunning,1977)教授借鉴了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将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巴克莱和卡森等人的内部化理论结合起来,并引入了区位理论,

8、采用折中的方法和体系加以综合,形成了独特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二、FDI投入对浙江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一)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溢出的正效应大量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溢出的正效应,Caves(1974)分别检验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FDI技术溢出效应。他选用两个国家在1966年制造业的行业横截面数据,发现在加拿大制造业中,当地企业的利润率与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