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的溢出效应对浙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

FDI的溢出效应对浙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

ID:395985

大小:5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07-30

上传者:U-944
FDI的溢出效应对浙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FDI的溢出效应对浙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FDI的溢出效应对浙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FDI的溢出效应对浙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FDI的溢出效应对浙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FDI的溢出效应对浙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  目:FDI的溢出效应对浙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着飞速的发展,特别在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使用先进的技术,制造高科技的产品。我国吸收了大量的外资,使得其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认可。然而FDI的溢出效应的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否有所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存在影响,那影响究竟是正向还是负向?也有可能我们仅仅吸收了大量的FDI,成为了跨国公司的一个制造基地,而没有对我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着实质性的影响。一.国外的相关研究(一)关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1.FDI溢出效应的含义FDI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由MacDougall(1960)[1]第一次明确提出来。Caves(1974)[3]认为,FDI技术溢出效应是由于跨国公司日常的创新活动而产生,也可以这么说,由于跨国公司给东道国带来的竞争压力消除了那个国家原本存在的扭曲,从而产生的准租金。这些准租金并不可以完全被跨国公司所得而所产生的溢出。现在比较全面的定义是由Kokko(1992)[2]提出来的: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施FDI,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跨国公司无法获取其中全部收益的一种经济外部效应。2.FDI溢出途径的研究从FDI技术溢出的方式来说,一共有两种:产业内溢出和产业间溢出,又可以把它们称为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产业间溢出包括关联效应,产业内溢出是由竞争效应、示范-模仿效应和培训效应三种渠道组成。(1)竞争效应。Cave认为不管在什么市场条件下,外资企业都会比内资企业带来更大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Blomström(1994)[4]对墨西哥进行了研究,发现FDI促进了东道国市场之间的竞争,提高了东道国企业的生产效率。Wang和Blomström(1992)[5] 研究了跨国公司引进先进技术与内资企业学习过程的投资相互关系。发现当内资企业受到跨国公司先进技术的竞争压力影响,不断加大学习投入,从而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的同时,跨国公司为了保持他们的竞争优势,不得不向东道国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得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技术外溢逐渐增加。(2)示范-模仿效应。Tilton(1971)[6]研究半导体工业的时候发现,跨国公司在传播美国的高新技术和创新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Riedel(1975)认为20世纪60年代香港出口制造业的发展很大部分受到FDI示范效应促进。Langdon(1981)研究了肯尼亚的肥皂业,发现跨国公司进入当地市场,带来了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对当地的企业有着良好的示范效应,使得当地本土企业的手工生产方式逐渐失去了市场。跨国公司的介入也加剧了当地制造业的竞争,促进他们使用更高级的技术。(3)人力资本的培训-流动效应。国外资本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并不单单体现在设备和技术上的,它是无法脱离人力资源的。跨国公司在投资办厂的时候,也同时是对当地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当其雇员离开跨国公司时,雇员在公司学到的技术和技巧就会随着雇员的离去而外流,产生由于人员流动的技术外溢。(4)关联效应。跨国公司通过其产业链和当地的企业发生交易。如跨国公司向其产业链的下游企业提供中间投入品,并且向其提供先进的技术,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来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MarkusenandVenables,1997)[8]。3.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跨国公司通过其产业链和当地的企业发生交易。如跨国公司向其产业链的下游企业提供中间投入品,并且向其提供先进的技术,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来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MarkusenandVenables,1997)[8]。对于FDI外溢效应是否存在这个问题,现有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并不相同。Caves(1974)利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产业层面数据对FDI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澳大利亚国内企业生产率与FDI的份额正相关,加拿大企业的利润率也与FDI的份额正相关。除此以外Globerman(1979)对加拿大的研究、Blomstrom对墨西哥的研究、Kokko对乌拉圭的实证研究,都证实了FDI的外溢效应。但是,一些学者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结论。Cantwell(1983)分析了美国对欧盟的FDI,发现在技术差距较大的行业,FDI产生了负外溢效应。Barrios(2000)[10]对于西班牙的研究、Damijian(2001)[11]在对于东欧转型经济国家的实证研究也同样得出了FDI外溢效应不显著,或者甚至为负外溢效应的结论。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他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者是一种生产函数的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得潜在的超额利润。在他看来,创新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具体的来说,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生产新的产品(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4)开发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5)实行新的组织形式。根据熊彼特的理论,他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因素,而并没有去特意界定技术创新本身的概念。索罗(1914)在他的书中首次提出了技术创新能够成立的两个必备条件: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曼斯菲而德对于技术创新的定义受到后来学者的广泛认同。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一项探索性活动,开始于企业对新产品的构思,而终结于新产品的销售和交货。(三)FDI的溢出效应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Findlay(1978)[12]认为,FDI可以作为技术扩散的渠道,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对于东道国的本地企业具有一种示范效应,让东道国的本土企业看到新技术所带来的利益与好处,继而引进和采用这些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外溢发生。Findlay写道:“如果个体移民是早期通过‘传染’而进行国际技术扩散的主要方式的话,如荷兰造船工人移民到瑞典或意大利建筑工人移民到俄国,那么,这种角色现在已经基本上由大型的组织如跨国公司来充当了”。Imbriani(1997)[13]和Reganati(1997)[13]对于意大利的FDI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溢出效应同技术差距呈负相关,东道国的企业技术较先进,和跨国公司公司的子公司技术水平差距不大的时候,溢出的效应显著。Kokko(1994)对于墨西哥进行的研究,发现溢出效应与技术差异具有反向相关性。技术差距较小的时候,东道国企业具有吸收外资企业所采用的技术的能力,而当技术差距比较大的时候,东道国企业相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显得较为弱小,无法吸收和利用外资,于是示范效应难以产生。Sjoholm(1997)[14]通过对印度尼西亚制造业的研究,发现FDI对东道国企业的作用随着行业情况的不同而具有较大的差别。具有高竞争性的行业存在着技术外溢效应,它会随着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技术的差距的扩大而扩大。金麟沫(1998)[27] 对于韩国200多家公司进行了20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本土企业要实现从模仿到创新,关键在于要有效的使用外资,并且要有选择的进行技术的学习与积累。Globerman(1979)使用加拿大制造业的数据对FDI溢出效应对当地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FDI对东道国企业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Chuang(1999)和lin(1999)利用企业的横截面数据,研究了FDI与跨国公司R&D对台湾企业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和跨国公司R&D的支出对台湾企业的产出增长呈正相关。Hu(2001)和Jefferson(2001)运用了中等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对FDI对中国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DI对内资企业技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Aitken(1999)和Harrison(1999)采用企业面板数据,研究了FDI对委内瑞拉本土企业产出的影响。发现FDI对当地企业产生负向的影响。外资的进去加剧了竞争,迫使东道国企业削减产量,从而降低了当地企业的产出能力。Nonaka(1995)和Takeuchi(1995)发现,FDI的进入导致了国内的研发人才的严重流失,从而抑制了东道国研发能力的提高。二、国内相关研究(一)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关于FDI的外溢效应,国内的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大相径庭。秦晓钟和胡志宝(1998)对于全国的电气煤气、采掘业、制造业等39个行业进行了FDI溢出效应的回归分析,发现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牛南洁(1998)和裴长洪(1998)对利用外资的效果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正面效应的存在。何洁、许罗丹(1999)[24]考察了1985年到1996年工业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肯定了FDI的正向效应。然而王志鹏和李子奈(2004)[18]却认为跨国公司的技术比较先进,为了获取垄断优势,所以会把技术内部转移。同时,因为我国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较大,FDI对我国的技术溢出没有明显的作用。黄静波(2004)和付建(2004)研究了FDI对广东技术进步的作用,发现FDI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潘文卿(2003)使用30多个工业部门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于其中的外溢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总体上来说,FDI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然而由于西部地区的技术水平并没有跨过外商投资起积极作用的门槛,FDI对当地的溢出效应不显著,甚至是负的。(二)FDI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关于FDI技术溢出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国内学者大致有三种观点:积极的影响、消极的影响以及不确定影响。王红领、李稻葵和冯俊新(2006)[31] 采用了1998至2003我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FDI和我国企业自主研发行为的关系,研究认为,FDI的进入对民族企业进行了重新洗牌,淘汰研发投入不足的企业,但最后剩下来的企业变得更强大了,FDI促进了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侯润秀和官建成(2006)[30]采用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发现FDI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于丽英(2004)通过研究发现,FDI增加了对于他人技术成果的依赖性,削弱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了影响。姜奇平(2004)[25]考察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用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效果,发现外资的并购会导致我国本土的自主创新能力、研发能力下降,对外资高度依赖,最后引起产业发展的乏力。蒋殿春和夏良科(2005)[20]利用行业层面面板数据,研究了FDI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发现FDI的竞争效应会抑制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成长,但是可以通过示范效应和人员流动效应促进企业自主研发。冼国明和薄文广(2006)[21]使用地区面板数据,发现跨国公司创新能力提高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抑制对其他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三)关于浙江FDI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随着浙江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国内不少学者关于FDI的溢出效应对浙江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章凯栋、钟昌标(2006)[34]的研究结果表明FDI在浙江省存在显著、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同来源地的FDI技术溢出差异明显。陶静娜(2009)[35]使用面板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的自主创新能力的确产生了正向的溢出。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企业创新能力产生作用的主要行业因素是行业内内外资企业的竞争能力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技术密集度较大的行业的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对于技术密集度较小的行业作用并不显著。而赵英军、王晨辉(2005)[36]却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正向溢出效应虽大于负向的竞争效应,但数值相对很小,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工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大。余静(2008)[33]运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模型,使用2003-2006年浙江省11个市(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的44个面板数据。对FDI采用不同指标的两套面板数据使用STATA软件进行计量回归。发现FDI对浙江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三、总结与评述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不同,学者们对 FDI技术溢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FDI技术溢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FDI技术溢出对企业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FDI技术溢出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但总体来看,FDI技术溢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观点还是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此外,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在技术转移方面的作用大小,与跨国公司的企业战略和技术战略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东道国的各方面的条件和环境有关。(1)技术差距是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扩散的前提。对外投资的企业如跨国公司通常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当其进入投资东道国时会带去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或管理技术,以便在东道国的市场上占据优势。如果是与东道国企业合作,跨国公司的技术和东道国企业对市场的熟悉结合更易形成竞争优势。但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发生技术向东道国企业的溢出。(2)与跨国公司的联系为东道国企业提供了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减少了东道国企业创新或自行模仿的成本,结果是加速了东道国企业的生产率提高。(3)跨国公司的外国直接活动往往伴随相应的员工及管理者的培训,或为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其中部分外资项目的参与者可能转移到其他企业或自立门户,在这种情况下,技术通过人员流动外溢。(4)产业关联是技术溢出的途径之一,跨国公司必须要与东道国的前向、后向企业建立联系,甚至为这些关联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这个过程也是技术外溢的过程。(5)跨国公司的进入将加剧东道国市场的竞争,迫使东道国企业寻求和采用新技术,这种影响也可以通过产业关联传递到东道国的其他企业。(6)跨国公司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要受到东道国技术能力的限制,东道国的技术能力一方面将决定跨国投资者的技术转移意愿,另一方面也决定技术转移的结果。参考文献[1]Macdongall,G.D.A.TheBenefitsandCostsofPrivateInvestmentfromAboard:TheoreticalApproach.EconomicRecord,1960(36),pp13-35. [2]Kokko.ForeignDirectInvestment,HostCountryCharacteristicsandSpillovers.TheeconomicresearchinstituteStockholm,1992(43),pp279-193.[3]Caves,R.E.MultinationalFirms,CompetitionandProductivityinHostCountryMarkets[J]Economica,1974,41(162),pp176-193.[4]Blomström,M.andWolff,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andProductivityConvergenceinMexico[C].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pp263-345.[5]Wang,J.Y.andBlomström,M.Foreigninvestmentandtechnologytransfer:Asimplemodelp[J].EuropeanEconomicReview,1992,36(1),pp137-155.[6]Tilton,J.E.InternationaldiffusionofTechonology:TheCaseofSemiconductor.Washington,DC.BrookingInstitutionPress1971.[7]Globerman,S.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spilloverefficiencybenefitsinCanadianmanufacturingindustries[J].CanadianJournalofEconomics,1979.12,pp42-56.[8]MarkusenJ.ForeignDirectInvestmentasaCatalystforIndustrialDevelopment,1997.[9]Cantwell,J.(1989),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Oxford:BasilBlackwell.[10]Barrios,S.andE.Strobl(2002),“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productivityspillovers:evidencefromtheSpanishexperience”,ReviewofWorldEconomicsWeltwirtschaftlichesArchiv,Vol.138,pp459-481.[11]Damijan,P.J,Knell,M.,Majcen,B.,Rojec,M.(2001),TheRoleofFDI,R&DAccumulationandTradeinTransferringTechnologytoTransitionCountries:EvidencefromFirmPanelDataforEightTransitionCountries,IERWorkingpaper10,2001.[12]FindlayR.RelativeBackwardness,DirectForeignInvestmentandtheTransferofTechnology:aSimpleDynamicModel[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78,[13]ImbrianiC,ReganatiF.SpilloversInternazionalidiEfficienzanelSettoreManifatturieroItaliano.EconomiaInternazionale,1997.[14]Sjöholm,F,ProductivityGrowthinIndonesia:TheRoleofRegionalCharacteristicsandDirectForeignInvestment,EconomicDevelopmentanCulturalChange,Vol.47(3),1997,pp559-584.[15]傅家骥.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6]李成刚.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8.[17]李枫,阎立宏.FDI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创新能力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8]王志鹏,李子奈.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3.[19] 郭士倜,万秀丽.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机制[J].中国流通经济,2009.[20]蒋殿春,张宇.行业特征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21]薄文广,马先标,冼国明.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22]沈桂龙,于蕾.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5.[23]韩鹏,陈德棉,张黎跨国公司对中国本地企业知识溢出模型分析科学[J].科学管理研究,2004,pp78-81.[24]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12),pp29-36.[25]姜奇平“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彻底失败互联网周刊,2004,14,pp68-69.[26]江小涓,冯远合意性,一致性与政策作用空间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为分析[J].管理世界,2000,3,pp46-52.[27]金麟沫.从模仿到创新——韩国技术学习的动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28]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4,12,pp75-80.[29]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分析[J]金融研究,2000,237(3),pp103-110[30]侯润秀,官建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6b,5,pp104-111.[31]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经验研究[J],2003,4,pp39-44.[32]秦晓钟,胡志宝.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J]江苏经济探讨,1998,4,pp47-49.[33]余静.FDI对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9,pp32-40.[34]章凯栋、钟昌标.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浙江自主创新的实证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6(9).[35]陶静娜.FDI对浙江自主创新能力的效应研究及对策[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理工大学,2009,pp51-52.[36]赵英军、王晨辉.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J].浙江学刊,200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