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音乐中的小动物

第9课 音乐中的小动物

ID:37629696

大小:4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6

第9课  音乐中的小动物_第1页
第9课  音乐中的小动物_第2页
第9课  音乐中的小动物_第3页
第9课  音乐中的小动物_第4页
第9课  音乐中的小动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9课 音乐中的小动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9课音乐中的小动物教材分析:1.童声合唱《我的小鸡》《我的小鸡》是一首阿塞拜疆儿童歌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及儿童情趣。这首歌的曲式不规范,类似带再现的三段体,和声大调式。旋律活泼、明快,歌词口语化,亲切上口,词曲结合自然而紧密,首尾呼应。歌中小鸡“叽叽”的叫声和音乐的旋律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只只惹人喜爱的小鸡画面。歌中各种力度记号的安排恰到好处,合唱、独唱巧妙地交替运用,不仅从一个侧面为儿童展现出阿塞拜疆的人情风貌,同时也尽情抒发了他们对自己饲养的小鸡的喜爱之情。2.童声合唱《八只小鹅》《八只小鹅》是一首捷克斯洛伐克民歌,表现了一群小鹅在快乐地玩耍的画面。

2、歌曲为四二拍,旋律欢快风趣、简明而明快。形象生动地模仿出了八只小鹅“呷呷呷呷”的欢乐可爱的叫声,充满了童趣。3.管弦乐曲《公鸡和母鸡》《公鸡和母鸡》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于1886年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这部组曲由13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和终曲组成,分别是《序曲与狮王进行曲》;《公鸡和母鸡》;《骡子》;《乌龟》;《大象》;《袋鼠》;《水族馆》;《长耳朵的角色》;《森林深处的杜鹃》;《鸟舍》;《钢琴家》;《化石》;《天鹅》;《终曲》。《公鸡和母鸡》首先由钢琴和小提琴奏出以同音反复组成的音调和顿音,模仿母鸡咯咯的啼叫声,仿佛刚刚下了蛋的母鸡在报喜。接着钢琴模仿公鸡的啼叫声。公

3、鸡和母鸡的叫声交织在一起,乐曲情趣盎然。4.管弦乐曲《吹口哨的人与狗》这首曲子又名为《吹口哨的少年与小狗》,是美国作曲家、长号演奏家普赖尔的作品。这是一首通俗弦乐小曲,它将音乐与口哨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小主人吹着欢快的口哨、心爱的小狗在其身边摇着尾巴蹦来跳去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当小狗离开主人走远时,主人用口哨声呼唤,于是小狗又汪汪叫地回到主人身边。乐曲形象鲜明,通俗易懂,是普赖尔最受欢迎、流传最广的作品。附点音符和三连音构成的节奏型,欢快而富于跳跃感,展现了小狗活泼嬉戏和主人悠闲自得的神态。5.歌曲《数蛤蟆》这首一首活泼风趣、地方色彩浓郁的儿童歌曲。“花儿梅

4、子希”是具有地方语言特点的衬词,歌曲用唱唱、算算的趣味方法赞颂了太平盛世。6.音的名称钢琴键盘上的白键和黑键是按照固定规律排列的,每个键上的固定高度的音就是音名,用7个英文字母“CDEFGAB”(或其小写)来标记音名。教学目标:1.欣赏《我的小鸡》和《八只小鹅》,感知音乐所塑造的小动物形象。2.欣赏《公鸡和母鸡》及《吹口哨的人与狗》,能用动作表现音乐所表达的形象。3.学唱《数蛤蟆》,编创歌词,并根据音乐形象用打击乐为歌曲编配伴奏。4.掌握音名“C、D、E”在键盘上的不同位置,并能用3个手指模仿弹奏《我有一只小羊羔》。教学重难点:能根据主题音乐辨别并表现乐曲的音乐形象,知道音

5、名与唱名的关系,并能在键盘上找出来。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我的小鸡》和《八只小鹅》。教学目标:1.感受到人和动物之间的亲密感情。2.善于模仿,能用动作表现音乐形象。3.能哼唱主题音乐。教学重难点:欣赏《我的小鸡》和《八只小鹅》,感知音乐所塑造的小动物形象。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将学生带进描写动物的音乐情景当中。二、欣赏童声合唱《我的小鸡》1.认真聆听全曲,想想歌曲的情绪,用“lu”哼唱歌曲的主题音乐。2.复听歌曲,学生为歌曲中部分有代表性的歌词编创律动。表现小鸡灵活、

6、可爱的模样以及人和动物之间的亲密感情。3.学唱主题音乐的歌词。三、欣赏童声合唱《八只小鹅》1.谜语导入:似鸭不是鸭,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像公子,说话高嗓子,走路摆架子。(猜一动物:鹅)2.初听歌曲,学生说说、学学小鹅的动作,模仿8只小鹅玩耍的样子,感受小鹅乐园的快乐场景。3.读读、拍拍、唱唱鹅妈妈呷呷︱呷呷︱鹅宝宝呷呷呷呷︱呷呷呷呷︱4.认真聆听,找找以下乐句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5.听到歌曲中“它们态度优雅,看来架子很大”时,表演一下“架子很大”的神气样子。6.听到后面旋律运用音阶的上行和下行起伏时,用动作表演活泼可爱的小鹅欢歌起舞、神采奕奕的形象。7.从音乐表现要

7、素去欣赏音乐。分析歌曲第一乐句,通过同音反复模仿了小鹅活泼的叫声。找出表现小鹅在玩耍时欢快情绪的下行乐句。旋律上行的乐句,进一步渲染了小鹅玩耍的欢快情绪。四、分组表演不同的音乐形象,并进行互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曲《公鸡和母鸡》和《吹口哨的人与狗》教学目标:1.能对管弦乐产生浓厚的兴趣。2.能用动作表现音乐所表达的形象。教学重难点:欣赏《公鸡和母鸡》及《吹口哨的人与狗》,能用动作表现音乐所表达的形象。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频,听公鸡与母鸡的叫声,学学公鸡打鸣的模样和叫声,模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