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圩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刘圩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ID:37635431

大小:10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27

刘圩小学五年发展规划_第1页
刘圩小学五年发展规划_第2页
刘圩小学五年发展规划_第3页
刘圩小学五年发展规划_第4页
刘圩小学五年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圩小学五年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刘圩小学五年发展规划一、学校背景分析(一)外部背景2010年07月30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纲要》在关于义务教育方面的规划中指出: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保护学生视力。在教学中,把减

2、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2010年08月31日,温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

3、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国家教育机关对未来五年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刘圩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居民社会文化状况比较特殊,由原来当地农民转为的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等组成。上述因素为我们城乡结合部学校在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二)内部背景1、学校概况我校创办于1999年,2007-2010年规划中,学校对校园环境做了进一步的美化,挖掘了以开放、亲和为风格的憩园、棋艺园、植物园、实践劳作基地、生物园、运动场、风雨活动区等的教育功能,在硬件设施上:建设了移动

4、教学实验室、扩大了多媒体电教室、软件制作室、语音室、劳作室的教育功能,改建了电脑室,自然室、美术室、图书室、音乐舞蹈室、档案室、心理辅导室等继续发挥着正常的教育功能。在信息化及教育软件建设上:各班和专用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和校园网,每位教师配备了办公电脑,安装了教学软件系统,学校现有资源能够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100%教师掌握了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基本技能,90%的教师在备课、上课时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手段。2、学生社区状况学校目前有8个教学班,学生348人,每班人数符合教育局的规定。由于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

5、加,学生户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地生源与本地生源比约为3:2。外地生和本地生的价值观、家庭文化背景、目标诉求、学生家长及学生的素质不同,甚至有很大的区别,家长及社区居民的不良风气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严重,家庭教育比较落后,这种状况制约着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社会教育资源相对缺少,制约了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发展,这给教学增加了复杂性。3、师资构成学校现有任教教师12名,大学本科学历5人,占60%。高级职称6人,占50%,平均年龄36岁,35岁以下教师5人,占60%,骨干教师队伍初步形成。这给我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4、

6、学校发展的基础优势(1)学校管理方面:学校已形成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管理手段和制度,坚持“科研兴校、校本兴教”的办学理念,以“学习着、快乐着、成长着”为办学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趋于成熟。(2)教师队伍方面:学校已经建立一支年轻、团结、和谐、进取、乐于奉献、具有凝聚力的中层干部队伍,拥有一批年轻、高学历的教师队伍。(3)教育科研方面:在2007-2010年规划中,学校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方式变革与学习绩效研究”的子课题----《信息技

7、术环境下城乡结合学校管理方式及其变革的研究》;市青年专项课题〈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学工作的机制研究〉等课题。学校把课题研究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当中,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不断加强,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在课题研究中成长了一批教师,也取得了一些成果。(4)教学质量方面:学校主要抓学困生的转化和优秀生能力的培养,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学习基础扎实,得到了家庭和家长的认可。5、问题存在的因素(1)内部因素1)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意识虽然已经得到提高,还不能满足学校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部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

8、主动性、积极性、教育观念有待更新,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有待改进。2)学校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监控反馈机制、评估激励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3)教师自我成长的意识、互助学习小组、科组、团队的构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