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初探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初探

ID:37672504

大小:37.9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28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初探_第1页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初探_第2页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初探_第3页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初探_第4页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企业项目运营模式创新初探一、新常态下的危机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中经常说,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要适应新常态,还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那么什么是中国与世界的新常态,新常态对中国和世界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成为一个影响中国经济、社会以及企业相关决策的重要课题。新常态是本轮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近年来国际上描述发达国家经济与金融状况的一个常用说法,该说法在近两年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上频繁出现,而中国经济从2013年开始进入一个增长速度相对之前明显下降,并逐渐成为稳定常态的发展阶段,新常态也因此被反复用来描述中国经济的新形势。在此大背景下,中国建筑业和中国

2、建筑等国有建筑企业也深受相关因素影响。(一)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处于上行通道,经济下行基本是周期性波动,决策者更倾向于从需求端入手,通过“大投资”、“宽货币”实现总量宽松、粗放刺激,弥合产出缺口。这种思路类似于西医疗法,头痛医头,治标不治本。未来十年政府将采用“中医疗法”。休养生息,增强身体的免疫机能,凭借自身力量克服病痛,消除病根。也就是说,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政府不再寄希望于通过“放水”“刺激”等需求管理手段抬高经济增速,如习总书记所说,“保持战略的平常心态”,着力通过促改革和调结构消化前期政策,发掘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财

3、政政策的新常态:从挖坑放水到开渠引水,从建设型财政在服务型财政。过去的建设型财政,政府在投融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财政资金大量投向“铁公基”等基础设施建设,但这种模式已经遭遇瓶颈。根据财政部的测算,从现在到2020年,城镇化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仅靠财政存在巨大缺口,而且可能加剧效率低下、权力寻租、政府财务等风险。因此,未来随着政府加快简政放权、转变职能,财政也必须从建设性财政向服务型财政过渡。2、货币政策的新常态:从宽松货币到稳健货币,从总量宽松到结构优化。政策基调从过去的宽松货币转向稳健货币,政策工具从过去的总准备金率和利率调控转变成为精耕细作的公开市场操作,由此在保

4、持“总量稳定”的基础上引导资金流向,实现“定向宽松、结构优化”,更好地位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服务。3、供给管理的新常态:从浅水区改革到深水区改革。中国目前的经济减速不是简单的周期性现象,自认不能单纯依靠周期的需求管理,更重要的是打破供给端的瓶颈,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增长动力从哪里来?习总书记上任之初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只能从改革中来。”改革的核心是从制度层面打破未来十年经济增长的供给瓶颈,对冲潜在增速的下行压力。(二)国内建筑业增速趋缓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以来,中国经济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中国建筑业在这一伟大的变革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

5、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建筑产业规模不断创新高,2013年,全国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近15.9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7%;建筑业全社会就业人数约4500万,成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产业。建筑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卓有成效,建成了一批设计理念超前、科技含量高、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与此同时,中国建筑业也逐渐突显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行业增速急剧下滑、房地产势如崩盘、人工成本快速上升、工程款回款困难、恶性竞争加剧、高风险的PPP盛行等,前20年高速增长期的简单粗放式的经营和管理思维已无法延续。主要表现在:一是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6、严重不足。建筑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发展模式粗放,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建造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碳排放量突出,企业始终在底层面上发展。很多企业看似规模很大,呈现跨越式发展势态,但技术创新少、管理水平低、人才储备不足,企业规模扩张与管理实力、人员素质严重脱节。二是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不规范。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虚假招标、任意压缩工期、恶意压价、保证金泛滥等情况较为普遍;建筑企业出卖、出借资质,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情况依然突出;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责任不落实,有些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三是企业技术开发资金投入普遍偏少。据不完

7、全统计,企业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仅占营业额的0.3%-0.5%,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10%,差距很大。在技术贡献率方面,我国建筑业仅为25%-35%,发达国家已达到70%左右。四是企业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近5000万,其中农民工占相当大的比重,有素质、有技能的技术工种比例很低,且逐年呈下降趋势。(三)中国建筑危机凸显..作为中国建筑业领军企业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是为数不多的不占有大量的国家投资,不占有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经营专利,以从事完全竞争性的建筑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