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三疑三探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ID:37674876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8

三疑三探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_第1页
三疑三探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_第2页
三疑三探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_第3页
三疑三探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疑三探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疑三探”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以M县D小学四年级为例摘要:教育改革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本位。本文根据M县D小学四年级正在试行的一种新的“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研究其在四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运用。首先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内容、数学新授课的操作流程、数学新授课的评价标准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教案、教学设计的分析,指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出在新课改条件下,针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提升。以此,希望更多的一线教师关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关键词:三疑三探,数学,主体

2、性,能力提升1.“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提出背景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对教育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对人才培养的方式、教育发展的模式、理解教育的本质、探究学习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揭示。具体落实到数学方面,我国提出了新的课程改革,课改中突出了人的发展,突出了数学教育育人的本质。指出数学课堂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的理性精神,认识数学的价值,将学生的数学学习重点由结果扩展到数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广大一线教师对新课程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存在着困惑和疑虑。尤其是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既能继承和发扬我国数学教学的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新

3、课程的理念,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2.什么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一种良性的教学,已经获得全国教学的优秀示范荣誉。笔者认为这种优秀的教学模式不只可以应用于中学教学,同样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教学。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八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三疑三探,运用拓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主要分为四种课型,分别是新授课、试题讲评课、习题课和复习课。下面以新授课为例,进行详细描述。3.“三疑三探”新授课操作流

4、程3.1设疑自探(5-10分钟)(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也可经学生浏览教材后,直接提出问题;若课前已安排预习(不准下发导学案),由学科组长提前归纳整理本小组预习中产生的问题,教师板书归纳成自探提纲。教师及时给形成自探提纲有贡献的小组鼓励并加分。(2-5分钟)(2)学生独立自探,书面整理有关内容。(这个环节要留足时间,避免形式)。(5分钟)3.2解疑合探(17分钟)(1)围绕自探提纲,先在小组内交流自探成果。学科组长安排有序,主要对自探中的难点进行探讨整理、达成共识。小组交流快结束时出示展示分工及要求。(3分钟)(2)围绕展示分工,在学科组长的指导下,由展示人归纳整理后,迅速

5、板书到黑板划定的位置上(必要时还要写清解题的思路等)。如果不需板书,则等待投影或口头展示。展示快结束时,出示评价分工及要求。(4分钟)(3)按分工逐题进行评价,教师及时强调、补充和归纳,难度大的问题要讲解。学生评价要节约时间,切忌长篇大论。先打分,接着陈述扣分原因,然后强调解题关键,最后提出其他的思路和方法。教师要利用评分榜及时给展示评价人计分,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其他学生也要双倍加分。(10分钟)3.3质疑再探(5分钟)(1)给学生半分钟的反思时间,启发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课堂时间充足,先在组内质疑和答疑,解答不了的问题再提到全班解答;如果时间紧张,可由学生直接质疑,全班学生争相解答。

6、有价值且有争议的问题也可由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解决,及时给质疑和答题学生加分。(2)讨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直接解答。属教材以后重现或科学仍在探讨的问题要给学生指明,属于课外实践探究的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课下带着兴趣探究。3.4运用拓展(7-13分钟)(1)教师结合本节重点、难点、易混点等知识内容出示明确而具体的导向信息(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编题。(2)展示交流与练习,只需口答解题思路或编题意图即可。(3)围绕同一背景材料,教师出示高考真题或预设习题,讲编题意图,同学生编题作比较,鼓励信心,开启方法。(4)及时给编题者、抢答者、补充者加分鼓励。(5)师生反思与总结。(6)学科班长评

7、价(确定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编题之星、诺奖希望小组等)。注:①新授课的重点在“设疑自探”以及“解疑合探”中的“评价”环节,部分课堂甚至可以取消“运用拓展”环节,放在习题课上专项训练。②“解疑合探”环节,学生“质疑”也属于“质疑再探”环节范畴,无需单独割裂开来。③若课前未预习,“运用拓展”环节占用的时间应较少或取消该环节;若课前已预习,则此环节可适当加强。3.“三疑三探”优势分析“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