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语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教学

例谈小语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教学

ID:37726414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例谈小语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教学_第1页
例谈小语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教学_第2页
例谈小语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例谈小语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例谈小语课堂教学细节艺术廖秀进于永正老师在文章《书本是理论,细节是艺术》中详细阐述了细节教学的巨大作用,曾感叹道:“细节处理得越好,距离荒蛮就越远”;“没想到最让学生受益的、难忘的竟是那些教学细节”。之前,我在教学《最后的姿势》一课时,师生合作模拟情境,即采用情境再现法帮助学生理解句子:“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样的情境,师生闲谈时学生常常提及它,记忆犹新。不久之前,我听了戴老师的《七颗钻石》一课,觉得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用心处理好教学细节,因而使小语课堂充满了灵性活力。下面是我对戴老师的小语课堂教学细节处

2、理的一些肤浅看法。一、读书教学细节当戴老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时,学生习惯性地齐声朗读起来。当教师要求与学生行为不一致时,老师没有漠视,而是及时提醒学生:“老师刚才要求同学们齐读课文了吗?”“没有。老师要求我们自由朗读。”有学生抢答道。短暂对话后,学生又开始朗读课文,但还是有大部分学生齐声朗读。这时,老师又凑近学生,不忘提醒学生:“这是自由朗读吗?要自己读自己的。”直到学生排除干扰,真正做到自由朗读之后,老师才停止友善的提醒。我想,可能这个班的学生平时齐读课文习惯了,导致了自由朗读的意识不强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像戴老师那样训练学生多种形式读书,让学生掌握

3、自由朗读、齐读、对读、开火车朗读或默读等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各种读书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能不提升吗?在指导学生朗读句子时,戴老师引导得特别到位、细腻。如朗读语句“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引导学生抓住“竟”字来体会人物的“高兴”之情,读出小姑娘的“喜出望外”。还有朗读“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一句,老师让学生示范“舔”的动作,再联系上下文体会小狗的“欢喜”,读出“欢喜”之情。特别是引导学生朗读“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这句,老师抓住“抱”

4、和“拿”的比较教学,还让学生体验“抱”与“拿”的不同动作,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去体会“抱”的稳妥,感悟这“生命之水”的可贵。二、写字教学细节戴老师处理写字教学也很用心。如指导书写“舔”时,教师书写,学生书空,同步进行。师生对话:“‘舔’字左边是什么字?”“舌头的‘舌’。”“为什么是‘舌’字,而不是三点水呢?”“因为是用舌头来‘舔’的。”“右边又是怎么写的呢?”“上面一个‘夭’字,下面一个‘小’字加一点。”师生一边对话,一边书写,既记住了“舔”字结构,又正确书写其字形,无形中还理解其字义,一举多得也。再如指导书写“唾沫”一词,老师首先让一名女同学上台书写,发现给

5、学生站在黑板前只写了一个“口”字后举棋不定,很是为难的样子。接着师走到该学生身旁,和蔼地问:“有什么困难吗?”该学生怯生生地回答:“‘唾’字笔画太难写了。”老师面对大家,询问:“同学有困难了,我们要帮帮她。谁愿意来帮帮她?”一女生自告奋勇上台书写“唾沫”一词,但把“唾沫”写成“唾味”了。然后,老师针对学生的板书纠正易写错的地方:“‘唾’字左边是个‘口’,右边是个‘垂’字。‘垂’字的中间一横最长,要写得长点。”老师边说边在原字上用红笔纠正。老师又问:“还有错吗?”学生举手汇报:“‘沫’字是三点水,她写成了‘口’字旁了。”“还有还有,‘沫’字右边是末字,那两横是上长

6、下短,她写成上短下长了,变成‘未’字了。”老师竖起大拇指表扬道:“你观察真仔细,真棒!大家再动笔写写这两个字,好吗?”同学们又认认真真地书写一遍。三、语用教学细节戴老师注意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细节。在引导学生概括故事前,让学生读读课文,聊聊喜欢的故事,说说读懂了什么,再出示填空式句子组织学生填词说句,如:小姑娘来到(),看到()。有学生说小姑娘来到“河流边”,看到“河流都干涸了”;有学生说小姑娘来到了“丛林”,看到“树木都干枯了”;有学生说小姑娘来到“草木丛林”,看到“动物都焦渴而死了”……再如,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出示句子让学生填词说句:当小姑娘醒来时,罐子里竟装满

7、了()水。第一个学生说:“当小姑娘醒来时,罐子里竟装满了满满的一罐子水”。可惜的是学生说话有语病,老师没有及时纠正。第二个学生说:“当小姑娘醒来时,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的水”……又如,戴老师指导学生概括故事,出示句子说句:有了水,小姑娘想到(),想到(),想到()。有学生说“小姑娘想到了妈妈,要把水罐抱回家给妈妈喝”;有学生说“小姑娘想到了小狗,把水倒给小狗喝”;有学生说“小姑娘想到了过路人,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还有,老师引导学生概括水罐的变化,出示句子填空说句:木水罐变成(),变成(),变成(),变成()。学生开火车说句:“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

8、石”——“七颗星星”,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