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

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

ID:37753248

大小:280.1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5-30

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_第1页
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_第2页
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_第3页
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_第4页
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_第5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三节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与赤字在考察了标准的长期与短期经济模型之后,本节主要讨论有关经济政策的一些关键的争论问题。与教材对应的是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第十五章主要是考察有关决策者应该如何对短期经济波动作出反应的争论,并展示了有关下面两个问题的双方的一些观点:即货币与财政政策应该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政策的实施应该根据规则还是应该斟酌处置?大家在复习本章时,需要了解各方的主要观点以及涉及到的一些专有名词,如内在时滞、外在时滞、卢卡斯批评等。第十五章继续讨论有关经济政策的一些关键性争论,主要集中在有关政府债务的各种争论上,重点介绍了传统的政府债

2、务观点和李嘉图的政府债务观点。这两章内容不多,出现主观大题目的可能性不大,但却每年都会以判断、选择题的形式来考察,而且一般至少会有一道判断题和一道选择题。07年则一共考了三道题。本节所涉及的知识点:1.积极的政府政策(支持稳定政策)2.消极的政府政策(反对稳定政策)3.斟酌处置政策4.固定政策规则5.前后不一致性和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取舍6.政府债务规模7.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8.李嘉图等价9.最优财政政策思想(功能财政政策)1.(判断题)自动稳定器存在内在时滞与外在时滞。()分析:错误。本题考查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是本章比较重要的

3、一个知识点,但往年却没有考察,所以大家需要在今年的复习中引起注意。(1)内在时滞:经济冲击与对这种冲击作出反应的政策行动之间的时间间隔,主要指财政政策。产生原因是决策者在冲击发生与认识冲击并开始行动之间需要时间,他们首先是认识到冲击已经发生,然后才实施适当政策。(2)外在时滞:指政策实施与政策对经济产生影响之间的时间间隔,主要指货币政策。产生原因是政策并不能立即影响到支出、投资、消费、收入、就业等。这同时说明了货币政策效果的间接性。关于内在时滞与外在时滞的区分: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

4、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行动。可见,自动稳定器没有任何时滞。经济受到冲击政策行动内在时滞政策影响到经济外在时滞2.(判断题)财政政策的内在时滞比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要长。()。分析:正确。两种政策都具有内在时滞与外在时滞,但是一般情况下,财政政策的内在时滞要大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几乎没有内在时滞,因而当提到内在时滞时,通常是针对财政政策的;货币政策的外在时滞大于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几乎没有外在时滞,因而当提到外在时滞时,通常是针对货币政策的。3.下列哪一项不是消极政策支持者所持的观点?()A.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经济系统具

5、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反映,它对经济增长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B.与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的冗长而多变的时滞,使稳定经济的努力很可能以破坏稳定而结束C.未来经济状况的难以预期,削弱了决策者适时实施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D.消极政策支持者认为固定政策规则比斟酌处置政策更为有效解析:D。政策应当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是斟酌处置还是固定规则,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能混淆在一起。根据政策应该积极还是消极来划分,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积极政策支持者,或者稳定政策支持者观点:经济随时都会受到冲击,冲击可能引起衰退,而衰退是高失业、低收入和经济困苦增加的时期,所以

6、政府必须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进行调整,即实施积极的政府政策,以防止冲击带来不必要的产出和就业波动甚至衰退。消极政策支持者,或者稳定政策反对者观点:财政和货币政策会有时滞,人们对经济的认识又有局限,因此稳定政策可能难有成效,拙劣的政策甚至会成为经济波动的源泉。按照政策的实施应该根据规则还是应该斟酌处置可以划分为:斟酌处置政策观点:即认为决策者应该在事件发生时自由地作出判断并选择当时看来合适的政策,政策可以根据规则实施,但仍然可以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这种政策对不可预期的情况作出反应时更具有灵活性。但是也可能导致一些问题,如前后不一致等。固定政策规则

7、观点:认为政治过程是不可信任的,在实施经济政策中,政治家们经常犯错误,所以应以某种政策规则(如货币供给、名义GDP和物价水平/通货膨胀)作为目标,这样可以避免政治过程和政治目的的经济化,解决前后不一致的问题。4.(判断题)关于政策前后不一致性问题分析所得到的令人惊讶的结论是,取消决策者的相机抉择,并且用可信的单一规则来取代,有时更能实现经济政策的目标。()解析:正确。本题考查前后不一致性的有关内容。前后不一致性:在某些情况下,决策者可能愿意提前宣布他们将遵循的政策,以便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但后来,在私人决策者根据他们的预期行事之后,这些决策者可能

8、会受到某种诱惑而违背自己的宣言。比如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只有当通货膨胀未被预期到时,相对于正的通货膨胀才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