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形势与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ID:37766847

大小:246.26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5-30

形势与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1页
形势与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2页
形势与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3页
形势与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4页
形势与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形势与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形势与政策课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潘金刚1.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一、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

2、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所依赖的基本源泉、机制和路径,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从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来讲,一定的产出水平增长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投入物(包括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二是全要素生产率。根据要素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小,可以把经济增长方式粗略地划分为两种类型:如果产出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来维持产出水平,就是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产出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要素内在质量提高及利用程度提高,或总和要素生产率提高,便是典型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传统的经

3、济增长模式下,判断社会的进步主要依据经济指标的量度,它意味着向自然界索取的多少,机器转动次数的多少,烟囱冒烟有多长,产品的利润有多高。这种单一的、片面的增长方式,直接导致了大规模投资、大规模生产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长远看来不利于人类自身文明的进步和生存条件的改善。经济发展不仅仅包括更多的产出和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改善等等。这是一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指在

4、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分配合理,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历史转型。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2.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1)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谈不上经济发展。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如就业问题、贫困问题、城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等都难以解决;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难以

5、充分体现。2)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标,如果是没有效益或低效益的增长,没有质量或低质量的增长,经济增长不会带来经济发展。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4.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出1)八届二中全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十二大:要把全部工作转到提高经济效率为中心的轨道上来。3)十三大:经济发展要从粗放经营为主转到集约经营为主。4)十四届五中全会: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5)十七大报告: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6)十八大报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明确指出:“以科学发

6、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加快”二字力重千钧。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经济增长的资源性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增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1、资源环境压力1)人口数量规模庞大,压力巨大。2)资源和生存空间相对紧张。6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丘陵,33%的国土面

7、积为干旱区荒漠区,70%的国土面积受东亚季风强烈影响,55%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生产,35%国土面积土壤经常受侵袭和荒漠化,20%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盐渍化或海水入侵,17%国土面积构成了世界屋脊。3)人均淡水、耕地、森林、草地资源和重要的矿产资源不到世界平均的一半.4)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继续增加。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量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5)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增加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6)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高,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

8、8倍,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3倍,工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5%2.传统“比较优势”的局限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都是建立在资源、环境、劳动力的传统“比较优势”基础上,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劳动力素质的限制,难以创新,缺少核心技术,因而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利润率低,抵御风险能力低,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大;劳动者工资低,消费能力有限,直接影响启动内需;一旦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在,或者有优势更大的地区出现,先前投资就会撤离。3.全面建成小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