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检测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声现象 检测题参考答案

ID:37781424

大小:9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1

第二章  声现象  检测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二章  声现象  检测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二章  声现象  检测题参考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声现象 检测题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参考答案1.D解析: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选项A正确。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而不是根据音调,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选项C正确。本题选错误的选项,所以选D。2.C解析: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说明空气能够传声,选项A错误。此实验中未涉及液体,故不能说明液体的传声情况,选项B错误。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说明空气介质在减少时,声音变小到消失,充分说明真空不能传声,选项C正确。此实验中未涉及固体,不能说明固体的传声情况,选项D错误。[来源:学,科,网Z,X,X,K

2、]3.B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在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选项A不符合题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选项B符合题意。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故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不再发声。选项C不符合题意。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选项D不符合题意。4.C解析: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的目的是调节物体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琴弦发声时的音调。选项C正确。5.B解析:音叉的振动不易觉察,用乒乓球被弹起来的高度转换音叉的振幅的大小。敲击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越高

3、,音叉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此装置探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选项B正确。http://www.xkb1.com6.C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我们是根据音色来分辨出钢琴和手风琴发出的声音。选项C正确。7.B解析:选项A,大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交流的声音。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项B,蝙蝠能发射超声波,并利用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大小、距离等信息。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选项C不符合题意。选项D,站在天坛中的圜丘

4、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说话,因为坛面光滑,声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周围的石栏,反射回来,与原声汇合,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响亮。人的说话声不属于超声波。选项D不符合题意。XkB1.com8.C解析: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火焰跳动。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耳朵里,这说明声音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是超声波或次声波。选项C符合题意。9.D解析:声呐,又称超声雷达,利用超声波来探测海底深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蝙蝠发出超声波来定位,选项B不符合题意。海豚也可以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波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选项C不符合题意。海啸

5、可以发出次声波,用仪器监测次声波,可以为海啸预警,降低海啸带来的灾害,选项D符合题意。10.B解析:因为监测噪声的设备是用来测定噪声的等级的,而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监测噪声设备上数据的单位是分贝(dB)。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噪声增大,所显示的数据将增大。X

6、k

7、B

8、1.c

9、O

10、m11.B解析: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选项A不符合题意。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地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B符合题意。学生戴防噪声耳罩,虽然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选项C不符合题意。将窗户打开只会增大

11、噪声,选项D不符合题意。12.C解析:禁止鸣笛,即让发声体不再发声,故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选项C正确。13.空气振动解析: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声波,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从这个实验我们知道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新$课$标$第$一$网14.空气柱大高解析:“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柳笛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用力吹柳笛,空气柱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细而短的“柳笛”内,空气柱质量小、体积小,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大,音调高。xKb1.Com15.响度声源音色解析:调节音量时,喇叭

12、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将音响声音调小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同歌手的声带特征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所以可以通过音色辨别不同的歌手。16.次声波不能20解析:次声波一般是在地震、海啸、核爆炸等情况下产生,且人耳听不见次声波。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 Hz~20 000 Hz,其中高于20 000 Hz的声波是超声波,低于20 Hz的声波是次声波。17.闻传递信息响度解析: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音;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其中的“闻”是声音传递信息的典型应用。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断,是因为声音

13、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