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7 强化练习-申论1 邓雪(笔记)(1)

2018.06.27 强化练习-申论1 邓雪(笔记)(1)

ID:37806130

大小:1.71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5-31

2018.06.27 强化练习-申论1 邓雪(笔记)(1)_第1页
2018.06.27 强化练习-申论1 邓雪(笔记)(1)_第2页
2018.06.27 强化练习-申论1 邓雪(笔记)(1)_第3页
2018.06.27 强化练习-申论1 邓雪(笔记)(1)_第4页
2018.06.27 强化练习-申论1 邓雪(笔记)(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06.27 强化练习-申论1 邓雪(笔记)(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强化练习-申论1主讲教师:邓雪授课时间:2018.06.27粉笔公考·官方微信强化练习-申论1(讲义)【课前答疑】1.关于组织答案的问题:(1)答题时不建议打草稿,时间不足以写两遍答案,可以在直接圈画关键词时大致记录关键词的数量,最后与字数相乘,预估答案字数。(2)总结归纳能力弱有两方面原因:材料把握不到位和用词不规范,出现与材料原意不符的现象,这说明日常练习与阅读时评不多、词语积累少,需要多练习、多积累,通过多看《人民日报》《新华网》《半月谈》等刊物中的时评文来积累金词金句,学习其表达方式(不需要背诵)。(3)语言精练需要找准关键词,提炼

2、关键词,而不是用自己的语言对句子进行删减,删减后语意可能不完整。(4)申论读题速度慢,说明读材料时间长,需要多练习。2.关于大作文的问题:(1)写作时通常会遇到找不到主题观点或者语言苍白、缺少理论性句子的问题,这是需要从两个不同方向的复习内容。①语言苍白、缺少理论性句子:申论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论据有例子、引言、进一步分析观点,例子可以来自日常新闻、晨读材料、材料中的事例,写作时可以对材料中的例子,进行直接摘抄、改写、联想,其中,直接摘抄例子关键词时,内容不多,因此可以加上对例子的意义或者危害的评价,进而丰富性表达;也可以为避免大段摘抄的嫌

3、疑,对例子进行联想(由此及彼),假设作文主题是文化相关,而材料中出现了博物馆、孔子学院等内容,那么可以通过博物馆联想到《国家宝藏》等其他类似的内容,对作文进行发散填充;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正反论述观点句;而理论性材料只能通过日常积累获得。②当无法展开观点时,列举名人名言,展开观点句分析即可。③个人、社会、国家一般是讨论对策时展开的角度。(2)老师微博名为粉笔邓雪,写完作文后可以到微博私信老师,虽然老师微博更新速度不快,但只要看到,一定进行回复。3.关于分数问题:(1)申论没有合格分一说,也不能和全国水平进行衡量,这是一场选拔性考试,竞争者

4、来自自己的岗位,只需要最后得分比竞争者高即能上岸,在考场上得到70分已经是高分(90分不现实),国家部委的岗位无法与乡镇岗位相提并论,因此定位为75分、找准自身上限即可;另外有的公务员岗位是有所限制的,比如要求应届毕业生、有司法证等,运气也很重要。(2)智能批改相对而言比较严格,真实成绩可能会比智能批改高5至10分。(3)字迹工整相对于字体潦草的同学更有优势,方便老师阅卷。4.关于遇到难点:1(1)本节课的第4题相对而言难度较高,但是重点在于理解命题趋势,从创新性题目中找到常规思路,积累金词金句即可。(2)课程中遇到听不懂的问题或者对某些知

5、识点不理解,在后续还有课程,会将理论知识重新进行梳理,结合不同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如果是初次听课导致消化不好,可以多听回放课。(3)建议所有的课程都进行预习,知晓老师讲课内容,避免无法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另外,针对性地听课,效率可以更高。【说在课前】1.本节课是申论强化练习阶段的内容,讲课时将贯穿理论知识,强化课是对学习过的理论进行二次巩固;另外也是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2.本系列课程按照申论的单一题、综合题、公文题、大作文(4大题型)进行复习,每种题型一节课,每节课2.5小时,中间休息一次。3.课前要求预习、卡时间练习,把每次练习当作实际考试

6、,用稿纸进行练习;课中跟上老师的节奏,大班课人数比较多,老师会对共性问题和必要性问题进行解答;课后需要巩固、总结和反思,重点关注得分低的内容。【思维导图】【梳理】1.题型特点:(1)单一题的问法简单,作答要素明确、少,通常会直接问。(2)单一题的常考要素:问题、影响、对策。2.单一题的要素是备考必须复习的内容,单一题的考查频次高,是重点题型,在最近5年中考查了12道,2018国考地市级和2014年国考地市级分别考查2道单一题,但是国考题会进行创新,也会出现类似本节课第4题的题型,答题要素不常规,在第4题时将重点讲述这种不常见要素。【思维导图

7、】2【梳理】1.问题:是材料中的一些不好的消极的句子和元素。2.题型判断:直接问,请作答„„问题;换个问法,请作答„„的不足/困境/瓶颈/挑战/难点等,这些词语的感情色彩消极。3.答案来源(三种路径):(1)直接摘抄:从材料中寻找标志性词语,“不字辈”,如不好、不健全等;“缺字辈”,如缺少、缺失、缺心眼;“单字型”的少、低、差等;或者有某些内容在表述上文艺且感情色彩消极,例如某事发展单一,陷入了困境。(2)归纳概括:数据型材料和事例型材料中可摘抄内容少,可根据材料信息点进行提炼。(3)对策反推:回到材料中,找出围绕主题的相关对策,去掉对策性

8、动词,加上缺少、缺失、不合理、不足等词语。转变为问题表述的方式。(4)注意:需要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有的材料没有案例型材料,就无须强行归纳,直接摘抄即可。第一题2016年广东请概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