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3 强化练习-申论2 邓雪 (笔记)

2018.10.03 强化练习-申论2 邓雪 (笔记)

ID:37808958

大小:2.14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5-31

2018.10.03 强化练习-申论2 邓雪 (笔记)_第1页
2018.10.03 强化练习-申论2 邓雪 (笔记)_第2页
2018.10.03 强化练习-申论2 邓雪 (笔记)_第3页
2018.10.03 强化练习-申论2 邓雪 (笔记)_第4页
2018.10.03 强化练习-申论2 邓雪 (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10.03 强化练习-申论2 邓雪 (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强化练习-申论2主讲教师:邓雪授课时间:2018.10.03粉笔公考·官方微信强化练习-申论2(笔记)【课前答疑】1.关于智能批改写出关键词却没能赋分:(1)首先要确认自己写的关键词与智能批改中的关键词是否完全一致。其次看关键词在自己的答案中出现几次,如果关键词在自己的答案中出现一次,但是没给分数,可能是系统出现错误。如果出现两次,但是只给了一次的分数,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批改系统是机器,在识别某个词语时只能识别一次,机器与人工不同,人工批改关键词出现多少次都可以识别,但是智能批改毕竟是机器,会在

2、某个程序下识别大家答案的关键词,有些时候可能出现不能识别的情况,大家要原谅它。(2)如果答案动词不一致,可能是动词没有给分。对策类答案,最重要的是动词后面的信息点要写清楚,动词只要不是很“扯”,基本符合语义,一般情况下可以得分。2.关于综合要素分不清:综合要素分不清时,可以和相关要素放在一起,类似“东北大锅烩”。3.关于看完课程就忘:人的记忆是呈曲线的,有的小伙伴可能在一定周期中记得很牢固,针对这样的同学,可以等一段时间再重新刷题。针对第二天就忘的同学,就需要第二天重做,忘了可以当老师没有讲过,

3、自己也没有做过,需要重新再做一遍,看能否唤起记忆,如果实在是想不起来,正好可以查缺补漏,查看自己在听课的哪个环节没有注意到,另外要思考为什么自己答题时会与老师在某些方面不一样,把问题找到。4.关于单一题的罗列:单一题罗列可以不按照先后顺序,一般按照材料的顺序进行罗列。5.关于做题是否需要先画要点,然后再写:需要先画要点,然后写。尽量不要一边画一边写,因为不知道自己找到的信息大概有多少,可能需要重新进行删减。6.关于作文需要背诵什么:如《人民日报》《新华网》《半月谈》,都会更新时评文章。《半月谈》

4、作为书刊,可能更新较慢,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但《人民日报》《新华网》通过网页搜索即可阅读,经常更新时评文章,大家可以阅读其中的好词好句和典型例子,学习时评文章的论证角度。7.关于分不清原因和危害:可以放在一起,有时确实很难区分。上课时,老师也需要花很大力气带领大家分析材料前后逻辑,最后才告诉大家哪些是原因,哪些是危害。在实际考试中,首先没有老师,其次时间有限,所以有些时候不能区分的很清楚,这种情况下可以放在一起。上课时从来没有说过综合题在做题过程中必须将原因和危害分清楚才可以得分。8.关于例子什

5、么时候需要“带一嘴”:只有典型例子才需要“带一嘴”,只有篇幅特别大的材料,如一整段或者两整段围绕一个例子,一般情况下需要“带一嘴”。有些时候材料围绕一个例子只写了一两句话,这种情况下不是典型例子。9.关于漏点:这个问题很宏观,类似于申论如何得满分。漏点很正常,每个人都会漏点,关键在于漏了多少个要点。要基于现在的能力,尽量提升自己,不漏点是不能的,不漏点意味着将所有的信息点都回答的很全面,申论就会得一百分,这不可能,因此不要为难自己,1现在要做的是提升能力,慢慢练习,能多写一个要点就多写一个要点。

6、10.关于晨读材料:(1)晨读材料是官方的时评文章,粉笔老师为大家进行整合,形成整合版。(2)晨读材料很长,所以不需要抄。如果摘抄材料,会浪费很多时间。晨读材料中有金词金句,这些可以进行积累,例子也可以进行背诵,其余的材料只需要阅读即可。11.关于如何区分问题的表现和对策:根据题干进行判断。题干要求回答问题的表现,此时找到问题本身的表现即可。有些时候要求回答对策,这个时候要回到材料中找到问题,然后把问题的“缺乏”“不”等字样去掉,前面加动词,这就是对策。如现在的问题是不讲卫生,请就这个问题提出对

7、策,将“不”字去掉,以后讲卫生,这就是对策。到底是回答问题还是对策取决于题干提问的是什么。12.关于综合题考查概率:(1)联考中,考查最多的是词句解释题,其次是观点现象分析题,偶尔考查对比分析题。从概率而言,词句解释题考查频率最高,国考也是如此。(2)概括主要内容类题目,前几年曾经考查过,近几年考查概率很低。概括主要内容类题目,就是将材料中所有围绕主题的信息点都找到,如问题、原因、意义、对策等,相当于单一题的“大杂烩”,只要找到与主题有关的不同信息点即可。这种题型考查个人能力水平一般,只是考查找

8、要素,然后将要素放在一起的能力,不如综合题的其他题型,综合题其他题型首先要理解题干,然后围绕题干进行信息点的筛选,最后还需要进行排列组合。所以概括主要内容类题目在近几年联考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13.关于不喜欢写申论:可以先思考自己为什么要考公务员,这个问题无法解决,属于死结。考公务员就需要写申论,可以用梦想来驱动自己喜欢申论。14.关于小题是否需要打草稿:小题画完要点,打不打草稿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为老师的角度,从功利化的角度来讲,希望大家打草稿,因为这样信息点明确,思路清晰。但是站在同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