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计算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计算能力

ID:37807734

大小:9.47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5-31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计算能力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计算能力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计算能力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计算能力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计算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计算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的研究新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义教部王丽萍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我国传统的计算教学●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在实际教学出现了培养计算技能非科学化的现象。大量的、重复性的,没有任何思维价值的简单的强化训练;过分强调数目过大步骤繁难的精算;重视计算方法的结论和法则,对产生、发展的过程重视不够;强调算法的一致性,忽略算法的多样性。……我国传统的计算教学以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形成简单的计算技能为目标

2、,局限于抽象的数与数之间的机械演绎。计算枯燥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课程改革后的计算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计算教学注入了活力在计算技能的培养上出现了更多的困惑:课程标准中降低了计算的难度,还用强化计算技能的训练吗?如何处理好算理、算法与计算技能的关系?学生计算错误的增加,原因什么……思考与讨论:我在计算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如何应对?主线整理数的运算和运用运算解决问题是具有天然联系的。数学课程标准将其整合在一起。数的运算数的运算的意义及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获得运算的结果(包括估算、精确计算);运算律及运算性质;运用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精确计算的学习计算方法的探索及算理的理解;计算法则的形成与内化

3、;计算法则的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一、计算方法的探索及算理的理解1.重视算理的教学。算理、法则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关系:算理是四则运算的理论依据,它是由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等构成的;运算法则是四则运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运算是基于法则进行的,而法则又要满足一定的道理。所以,算理为法则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则又使算理可操作化。学生前测的题目你能计算下面的分数加减法吗?你打算怎么计算?说明理由。若不会算,说说你的困惑在哪儿?案例1人数比第二题少了,怎么回事?A:学生不会做,在思考时产生了疑问,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想法是学生受了整数,小数减法计算算理的影响.B:受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影响,

4、没有验证的意识。C:学生的想法受到同分母分数计算方法负迁移的影响,没有验证的意识。对于第二题学生已有一定的经验,但做第三题时,学生受到数据干扰,思维开始混淆,产生了疑问.D:学生意识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虽然不对,但是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受数据影响开始产生困惑F:学生能够根据分数的意义,通过画图来解题.题目1:计算42×25。(目的是考查三年级学生是否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法则)题目2:如图1,在34×12的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是(   )。A.10个34的和B.12个34的和C.1个34的和D.2个34的和(本题考查的是三年级学生是否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在

5、2009年所作的全国常模抽样测试中随机抽取了1664份样本,学生在题目1和题目2上的得分率分别是70.10%和43.0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探索算法的基础上,切实引导学生将法则进行内化,重视运算道理的教学。一、计算方法的探索及算理的理解2.了解学生想法中所蕴涵的道理。学生在自主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中,将运用已有的概念、定律、法则等尝试解决新问题,这就是一个寻找“合乎道理”的运算方法的过程。这些多样化的运算方法往往蕴涵着学生心目中的“算理”,并且呈现形式是多样的(如数的、图的),解释的途径也不尽相同(如生2和生6的方法),对这些方法的比较和交流无疑为学生理解算理奠定了基

6、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总结归纳,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就会加深了。共通的策略:1.重视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这种探索往往体现了学生对于算理的初步理解。2.要梳理小学阶段各种运算的算理;特别是梳理学生常见的方法背后是否蕴涵着算理,这样就能从容地面对学生的多种方法。3.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实际上,上面几位学生在阐述自己的方法时,都在进行着推理,都在有条理地进行表达。一、计算方法的探索及算理的理解3.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实物原型实物原型指的是具有一定结构的实物材料,如元、角、分等人民币,千米、米、分米等测量单位直观模型直观模型指的是具有一定结构的操作材

7、料和直观材料,如小棒、计数器、长方形或圆形图、数直线。已有知识11.5÷5二、计算法则的内化与形成徐斌:“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图片对照等直观刺激下,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对算理的理解可谓十分清晰。但是好景不长,当学生还流连在直观形象的算理中时,马上就得面对十分抽象的算法,接下去的计算都是直接运用抽象的简化算法进行计算的。所以,在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之间应该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逐步完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