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时空格局_构造年代学证据

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时空格局_构造年代学证据

ID:37808247

大小:280.3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31

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时空格局_构造年代学证据_第1页
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时空格局_构造年代学证据_第2页
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时空格局_构造年代学证据_第3页
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时空格局_构造年代学证据_第4页
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时空格局_构造年代学证据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时空格局_构造年代学证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3卷第5期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Vol.23No.51998年9月EarthScience—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Sep.1998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时空格局3———构造年代学证据王国灿杨巍然(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摘要运用构造年代学方法对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与确定.印支—早燕山期(240~180Ma)是大别山广泛的逆冲或楔冲抬升时期,中深层次为向北西或北北西方向的透入性韧性逆冲推覆或楔冲,浅表层次为向造山带两侧的背冲式逆冲推覆,体现出分层楔入—逆冲抬升作用特

2、点.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50~96Ma)大别山又一次发生广泛的隆升作用,有关隆升构造包括顶托式片麻岩穹隆、岩浆底辟穹隆及西大别的背向式剥离滑脱构造,其中对岩石抬升剥露影响最大的是顶托式片麻岩穹隆,且以东大别罗田穹隆区及岳西穹隆区的抬升剥露幅度最大.晚白垩世早期,在北西-南东向伸展条件下,麻城-药铺-青山弧形剥离断层形成,随之在晚白垩世晚期至老第三纪发生差异断块隆陷构造,引起东大别核部地区,特别是罗田穹隆区进一步掀斜抬升.关键词隆升作用,构造年代学,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中图法分类号P542.2第一作者简介王国灿,男,副教授,1963年生,1988年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硕士

3、学位,1997年获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0引言1主要隆升构造基本特点大别造山带是中深变质岩系广泛剥露的地区,运用区域构造分析法、构造回剥法与构造解析也是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系广泛分布的地区.近年方法相结合,鉴别划分出4类6型主要隆升构造(表[1,2][3~7]来,不同学者从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和构1、图1).[8]造学等方面揭示了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存在的表1大别山中新生代隆升构造基本类型显著差异隆升剥露现象,研究表明现剥露于地表的Table1TypesoftheupliftstructuresofMesozoic-Cenozoic中深变质岩系是中新生代以

4、来剥露的.然而,到目前inDabiemountains为止,对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剥露作用研究的逆冲推覆构造资料零散,未能对中新生代整个隆升剥露的时空格隆收缩型穹隆楔冲式片麻岩穹隆升架给出较精确的约束和总结.笔者近年来在国家自构穹隆构造顶托式片麻岩穹隆伸展型穹隆造底辟式岩浆穹隆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运用构造年代学方法[9],对类型剥离滑脱构造大别造山带不同隆升构造的时间、不同区段的差异差异断块隆陷构造隆升剥露历程以及隆升作用的动力背景几个核心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从而建立了造山带中新生代1.1逆冲推覆构造隆升作用的时空演化框架.本文重点对大别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是桐柏-大别造山带

5、中新生代隆中新生代隆升构造及其构造年代学作一总结,有关升构造重要型式之一,主要发育于造山带南北边缘剥露历程将另文发表.及东大别东部地区.造山带南北边缘主要为中浅层次逆冲推覆,总体构成背冲式逆冲推覆构造组合,索[8]书田等将之总结为双侧造山带的结构样式;东大1998年1月15日收稿.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9572146,No.49772147)资助.别东部地区则以中深层次透入性韧性逆冲推覆为特462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第23卷图1大别山中新生代隆升构造纲要及不同类型隆升构造线理分布Fig.1Frameworkandlineationoftheupliftstr

6、ucturesoftheDabieorogenicbelt1.晚白垩世—第四纪断陷-坳陷盆地;2.北淮阳下古生界—第三系;3.震旦系大理岩;4.上元古界龟山岩组;5.中上元古界随县群、卢镇关群;6.中元古界红安群、宿松群、苏家河群;7.太古宇—下元古界大别杂岩;8.燕山期花岗岩;9.断层;10.韧性剪切带;11.楔冲穹隆前缘逆冲断层;12.楔冲穹隆后缘滑脱断层;13.顶脱式穹隆核部;14.顶脱式穹隆边界;15.印支期—早燕山期逆冲型矿物拉伸线理;16.印支期—早燕山期滑脱型矿物拉伸线理;17.燕山中期滑脱型矿物拉伸线理;18.燕山晚期剥离滑脱型矿物拉伸线理;19.印支期—早燕山

7、期走滑型矿物拉伸线理;20.造山带变形边界.XXF.新城-浠水右旋走滑韧性剪切带;TLF.郯庐断裂;MYQF.麻城-药铺-青山弧形剥离断层.[11]点,统计结果表明这里的推覆型变形面理总体倾向脱带的构造解析结果表明,该穹隆北部大别杂岩南,线理倾伏南东(具有144°∠33°的线理极密产状)向北逆冲于红安群之上,南部边界滑脱带上盘红安(图1).S-C组构、旋转碎斑及不对称褶皱等运动群向南或南西下滑,东部边界滑脱带上盘红安群向学标志反映上盘向北西方向的韧性斜冲.南东斜下滑,而西部大别杂岩向北北西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