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虹的案例

徐月虹的案例

ID:37811338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1

徐月虹的案例_第1页
徐月虹的案例_第2页
徐月虹的案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徐月虹的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背景资料:读出故事背后的人心。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积累古代白话文诵读的经验,读出其古代白话文的韵味;引起学生读白话文的兴趣。2、从场面描写中感知小说人物的个性特点;3、让学生感受到做任何事都要亲自去实践。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交流: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词语:(引导学生读中积累)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布局周密运筹帷幄知己知彼化险为夷神机妙算足智多谋2《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谁?能说说理由吗?一、简介人物,激趣导入1、教师简介司马懿。师:司马懿也是《三国演义》中一个人物。司马懿(板书:司马懿)“懿”是书面用语,现在很少用到,只是在名字当中出现。司

2、马懿,字仲达,足智多谋。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孔明曾评价司马懿(板书:孔明)为“世之英雄”司马懿评价“孔明真乃神人也!”2、揭示课题他们曾多次交战。今天我们学的《孔明智退司马懿》就是其中一战。(板书课题)这一战是如何交锋的呢?我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自己去读一读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次。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2、这篇课文是古白话文,读起来比较拗口。这几个句子比较难读谁来试试?出示难读的句子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

3、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1)自由读(2)指名读(学生读得不好,再出示断句)(3)齐读。过渡:“孔明智退司马懿”这个战役在历史上称为空城计。孔明是如何安排的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找出孔明安排空城计的句子,划出来,认真地读一读。课件出示: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

4、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1、孔明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这样的安排呢?(1)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间紧迫、气势汹汹敌军十五万、我军只剩二千五百军士、别无大将——两者相差悬殊十五万对二千五,什么概念,相当于六十个人来打一个人啊!(2)十五万敌军气势汹汹地杀来,如果你是二千五百个士兵的其中一个,你会想——如果你是城中的平民百姓,你会想——(3)全城百姓命悬一线,如果敌人冲进城来,后果不甚设想。所以孔明做了如此周密的安排(读)2、孔明为什么做这样安排?你想对他说什么

5、?三、司马懿眼中的空城计。1、孔明面对十万大军的来势汹汹,还能做如此周密的安排。司马懿听到这信息,是如何反应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划出司马懿反应词句。(懿笑而不信、懿看毕大疑)2、体会“懿笑而不信”。1、司马懿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胸有成竹的笑,胜利在握的笑,志在必得的笑)2、他凭什么这样笑?出示句子:司马懿引军十五万,望西城县蜂拥而来。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指导读,读出来势汹汹。}司马懿会想些什么?既然笑得如此自信,那就冲进西城去,大开杀戒,一举拿下西城吧。是这样的吗?3、体会“懿看毕大疑”。1、司马懿为什

6、么不冲进城去呢?让我们随同司马懿一起去看看西城吧。(播放录像)2、这时的司马懿脸上是怎样的神态?这是一个疑虑重重的司马懿。他看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呢?A将旌旗尽皆隐匿。看到这,司马懿会怎样想?过渡:这是一处让司马懿怀疑的地方。所以,懿才会看毕大疑。司马懿还看到了什么?B笑容可掬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笑容可掬?笑得怎样?你能用这样的心情把这句话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孔明还笑容可掬,司马懿会怎么想?过渡:这是第二处让司马懿怀疑的。所以,懿才会看毕大疑。司马懿仅仅看到这些吗?C旁若无人你有过旁若无人的时候吗?你能说说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吗?你能读出来吗?司

7、马懿看到军士旁若无人的低头洒扫,会怎样想?过渡:这是第三处让司马懿怀疑的地方。所以,懿才会看毕大疑。3、综上所观,现在的这座西城在司马懿心中是一座怎样的城?4、小结:正是这么多的疑点让司马懿造成空城不空的感觉。他才会下令:两路兵进阶退去。这也就是孔明智慧过人所在。四、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孔明的安排。此时,你有什么话想说?五、总结:这场战役,告诉我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时候眼见未必是实。我们眼睛所见到的东西有可能是一种假相,还需要亲自去实践才能了解真相。六、作业:读《三国演义》。板书设计:孔明智退司马懿 空城不空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