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_顾随致周汝昌书_

读_顾随致周汝昌书_

ID:37845892

大小:697.64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6-01

读_顾随致周汝昌书__第1页
读_顾随致周汝昌书__第2页
读_顾随致周汝昌书__第3页
读_顾随致周汝昌书__第4页
读_顾随致周汝昌书_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_顾随致周汝昌书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顾随致周汝昌书》沈治钧内容提要:梅节去年著文指出,周汝昌实际上未能在燕读京大学研究院中文系毕业,这说明顾随根本不可能在《木︽顾兰花慢》(石头非宝玉)中将周汝昌比作刘勰、司马迁、郑随玄,顾词全篇是赞颂曹雪芹与《红楼梦》的,不应任意加以致周歪曲。此说以实证为依据,当可采信,《顾随致周汝昌书》汝中的材料也可作证。周汝昌等对顾词有相反的诠释,却毫昌书无凭据,破绽百出,《顾随致周汝昌书》亦完全不能证明︾其说。关键词:梅节顾随木兰花慢新红学近日购得一册新书,《顾随致周汝昌书》。翻阅之后,觉得有所收获,同时也产生了若干新的疑惑。与之相关的材料

2、也读到一些,它们对正确理解顾词《木兰花慢》(石头非宝玉),当有助益。现把极端浅陋的想法写下来,供感兴趣的师友和读者参考。45一、梅节的学术论断另有旁证最近新闻媒体正在热议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首席执行官)唐骏。这个号称“中国最著名职业经理人”和“打工皇帝”的商界精英涉嫌学历造假,成了全球华人社会关①注的焦点之一。一个人自报的学历真实与否,事关其诚信指数,自然会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各个领域的头面人物。类似的事情,在红学界也发生过,只是尚未进入记者的视野罢了。就在去年,梅节在香港《城市文艺》发表了《顾随的赞词与周汝昌的功底》,指出“红

3、学泰斗”周汝昌实际上并没有能够从燕京大学研究院中文系毕业,他自报的学历不真二实。梅节写道:“不是中文系研究生提前毕业,是西语系本〇科毕业生滞后两年分配。这就是燕大将周汝昌中文系研究一②一生除名的内情。”梅节是有充分依据的,之所以谈论此事,年是因为他要证明,顾随填制于1954年6月27日的《木兰花第慢》(石头非宝玉)确实是赞颂曹雪芹与《红楼梦》的,顾随一根本不可能在该词中将周汝昌夸作刘勰+司马迁+郑玄,辑先前周汝昌、梁归智等人的相关诠释是没有根据的,是不合情理的,是完全错误的。《顾随致周汝昌书》中的材料,也可作梅文的旁证。先抄录三段顾

4、随信函中的话:(1953年6月1日)葛佖同志来借书,曾以设法使玉言北检为嘱,惟当今之世,去就之际,有不能专为个人计划者,俟到津后与王老弟一谈再作校计。(1953年10月30日)暑间贵校头子所致何林公之信,尚不失为打官话,见之纵有气,亦尚无话可说。46所恨者贵系头子之信,明明系中无人,割舍吾兄不得,而偏又装腔作势、拿糖作醋,一则曰:一部分学生有信心,特别是旧华大学生;再则曰:尚属优良。简直令人不能晓得该头子在胡放些什么气!甚底叫做“一部分”?甚底叫做“特别是”?甚底叫做“尚属”?谓该头子为昏聩胡涂,我看直是捧他(该死的官僚主义而已)。

5、(1953年10月31日)大驾明夏北检,慎勿徒成口头契约。在京在津,何所不可?今岁来津,既成画饼,明夏云胡能必?《新证》一出,名驰京国,招致者将大有人,而南大与师院恐又未必有出死力相邀之决心,念③此惟有怅恨而已。时顾随执教于天津师范学院(今河北大学前身)中文系,周读︽汝昌(玉言)是四川大学英语系讲师,他的《红楼梦新证》于顾1953年9月印行。信中“王老弟”指王振华,顾随早年女弟随致子,时任天津师院中文系主任。“何林公”即李何林周汝(1904—1988),现代文学研究专家,时任南开大学中文系昌主任。书︾从顾随的信中看,在川大英语系工作

6、了一年多的周汝昌不够开心,他试图调动到天津的高校。当是暑假前联系了天津师院和南开大学的中文系,王振华如何反应尚不能明,李何林则了解了情况。川大的校长及其下属的系领导对周汝昌的评价似乎比较一般,调动的希望遂成泡影。任何老师都有护犊子的心理,何况顾周业已保持了十馀年的通信,彼此也还投缘,感情不浅,所以顾对周的糟糕处境极表同情,却也无能为力,于是颇有些恼火。由此可知,去年(1952)春天周汝昌离开燕京,远赴成都教英语,似乎属于迫不得已,否则他便不必急着调回家乡47了。他在燕京研究院惟一的同专业研究生同学(也是同屋)许政扬(1925—196

7、6)此时正在南开中文系执教,同样的学历(其实存在本质差异)却两样遭际,个中缘由,当事人或不便明言,却极易使人怀疑,周汝昌没有毕业,只得“回西语系吃旧锅粥”。类似发配至边远烟瘴之地,周汝昌当然不能甘心。他试图调动到南开中文系,做许政扬的同事,无奈川大不讲好话,李何林不敢贸然接收,顾周只好寄希望于“明夏北检”了。此事后来续有发展,以下再抄几段:(1953年11月24日)大驾北返事有何进展?此时殊不愿强玉言来津矣。赴京专心著述,于玉言身体性情俱合适,报国为民之日正长也。二(1953年12月22日)此间王主任及南大李主任〇决意请玉言明夏北检

8、,千祈勿拒。在马场道,在八里一一台,请兄自定。年(1954年3月12日)第二书说来津毫无把握,不第独可气,且复可恨;(中略)此书到时适高上座在小斋,一当即与之一谈。高公谓周公来津无望矣:此时川大若辑坐扣不患无辞,师院之远聘将何所藉口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