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饼生产质量控制-HACCP计划执行中的微生物指标监控

薄饼生产质量控制-HACCP计划执行中的微生物指标监控

ID:37890316

大小:320.2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2

薄饼生产质量控制-HACCP计划执行中的微生物指标监控_第1页
薄饼生产质量控制-HACCP计划执行中的微生物指标监控_第2页
薄饼生产质量控制-HACCP计划执行中的微生物指标监控_第3页
薄饼生产质量控制-HACCP计划执行中的微生物指标监控_第4页
薄饼生产质量控制-HACCP计划执行中的微生物指标监控_第5页
资源描述:

《薄饼生产质量控制-HACCP计划执行中的微生物指标监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3卷第3期中国食品学报V01.3№.31Q!里!旦!竺堡篁些竺墅壁垒型墅竺型丝墅:!!!!薄饼生产质量控制一HACCP计划执行中的微生物指标监控金邦荃陈小玲(南京师范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南京21{M}97)摘要通过对菜食品厂薄饼生产的物料、工序、设备和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状况的检验,厦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焙烤、收集和包装3个工序为关键控制点。在HACY-JP计划执行过程中,必须强调收集和包装工序环境卫生以避免或减少物料的二次污染。建立健全监测系统,及时纠正程序操作偏差.以确保产品卫生指标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标准。关键词薄饼微生物指标HAccP文章编号1009

2、—7848(2003)03003006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制造更安全的太空食品,美国太空总署(NASA)、陆军Natick实验室和Pillsbury公司共同建立和发展食品安全预防性体系,从而引进HACCP理念⋯,并于1971年在美国首先提出。1973年FDA将其应用于罐头食品加工中,以减少或预防微生物的污染“‘2l。1997年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发布{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现已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我国从20世纪90末期在食品加工业中引进}执[LCP理念,并首先在酸奶、肉制品、出口对虾和柑橘生产中开展应用性研究⋯“⋯。随着加入W'IT),我国食品原料和

3、加工食品出口面临巨大挑战。近一、二年,业内人士充分意识到市场竞争的严峻性,力主在行业中推行GMP和HACCP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使产品质量尽快接近或达到国际认准水平,以在最大限度内保证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和寻求尽可能大的利益。本研究以某食品厂焙烤食品(薄饼)生产线为对象,通过实践,建立HACCP体系,一方面使消费者获得更加卫生安全的薄饼食品,另一方面为其它中小型企业作一个示范。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收稿日期:2002—12—26作者简介:金邦荃,女,1956年出生,教授某食品厂薄饼生产线12取样点选择与取样方法根据危害性分析(HA),选择较大可能性的微生物污染源进行取样分析

4、,并根据取样对象建立不同取样方法。共设9个取样点,于每日上午9时取样,连续5d(见表1)⋯““。1.2.1直接取样将259样品剪碎直接加入培养基,或放置于含有225mL无菌生理盐水的灭菌玻璃瓶充分振荡,进一步制成1ml:10和l:100稀释液备用(v:v)”3I。1.2.2涂抹取样用无菌棉花棒涂抹lmf面积之表面,直接培养或将棉花棒放入9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里,将棉棒在试管口处折断,使棒头掉人试管内,密封带回微生物室。”1。1.2.3空气取样将装有培养基的无菌培养皿露置于空气中,5min后盖上,培养“’。13微生物检测按照国家标准检测下列3项指标。1.3.1菌落总数从1

5、=1、1:10和l:100稀释液中各取lmI.(各2个平行样)置于灭菌培养皿内(营养琼脂培养基15mL)混合均匀,倒置于36.5℃培养箱内培养48h后,直接用肉眼计数平板菌落№“1。1.3.2大肠菌群从1:1、1:10和1:100稀释液中各取3个平行样接种到乳糖胆盐发酵管中,36"(7培养24h,观察是否产气,不产气即为大肠万方数据第3卷第3期薄饼生产质量控制一HACcP计划执行中的微生物指标监控菌群阴性;将产气发酵管培养物转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36℃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验证试验,即挑取平板上的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与此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36

6、℃培养24h,观察产气情况。若乳糖管产气,革兰氏阴性的无芽胞杆菌,即为大肠菌群阳性‘“。1.3,3霉菌和酵母将1:1、1:10和l:100稀释液各取lmL(各2个平行样)置于灭菌培养皿内(孟加拉红培养基15mL)混合均匀,倒置于25~28℃的温箱中,培养72h后开始观察㈨。2结果与分析21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选择根据薄饼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殊性(货架保质期为6个月)进行了原料一生产一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危害分析(}n)。该食品厂生产的薄饼为奶油夹心饼,车间参照食品生产的Gm规范建造,生产流程:原料一检验一人原料库一打料一检验一焙烤(制饼胚)一打夹心一检验一制饼一收集一冷却一检验一

7、成品包装一检验一人成品库一检验一出厂(见表2)。2.1.1危害分析实验表明,原料、打料、打夹心、制饼、冷却等五道工序尽管存在危害因素,但通过食品生产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P)可将理化、生物危害因素控制在可接受程度内,故该五道工序仅为基本控制点((Ps)o~“。2.1.2生产工艺的全面分析和比较焙烤工序采用280℃焙烤4min工艺制作饼胚,可杀灭原料(主要为面粉、鸡蛋和糖)中的致病菌,并使饼胚水分降低到6%以下。收集工序裸露的饼胚直接与输送带表面、手套及室内空气接触,工作环境的卫生较难控制,饼胚易被二次污染,因此必须保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