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溶解度》教案1

《课题2 溶解度》教案1

ID:37977434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7

《课题2 溶解度》教案1_第1页
《课题2 溶解度》教案1_第2页
《课题2 溶解度》教案1_第3页
《课题2 溶解度》教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题2 溶解度》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2物质的溶解度》教案一、教学设计思想上节课介绍了物质的溶解性,已经了解了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溶解情况不相同。这节课溶解度是继物质溶解性后,怎样精确地衡量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通过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比较,让学生区分易溶、可溶、微溶、难溶。通过比较表格列数据和曲线查数据的不同,会画出相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曲线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解度含义。(2)学会区分物质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3)知道溶解度曲线,并会根据曲线查找相应的溶解度。2、过程与方法(1)在掌握物质溶解

2、性的基础上,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并能区分物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体验比较的方法。(2)在结合数学曲线思想下,学会画溶解度曲线,培养自学、阅读、查找有关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物质定性、定量的问题。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溶解度概念;画溶解度曲线图。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溶解度五要素。四、教学用品媒体:投影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习主题的进入[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和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大小(举例说明)巩固“控制变量法”,从溶解性引出溶解度的

3、概念学生回答: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和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有关。比较溶质大小,要确定相同的溶剂,相同的温度,相同的溶剂质量。学生补充:溶解时要达到最多量。溶解度概念[讲述]各种物质的溶解能力一般不相同,并且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问]那么,如何来比较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区分物质溶解性大小──溶解度。刚才同学们都回忆了通解性的影响因素,知道要比较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首先要控制一些变量。[提问]溶解度概念应从几方面考虑?[讲述]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

4、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板书]一、物质的溶解度1.溶解度概念:2.溶解度的5要素1)一定温度2)100克溶剂(水)3)达到饱和时4)单位:克/100克水5)符号:S[练习]:见投影[讲述]可见在相同温度时,各物质的溶解度是不同的。[板书]3、物质在20℃时溶解度分类溶解度在10克/100克水以上易溶溶解度在1~10克/100克水可溶溶解度在0.01~1克/100克水微溶溶解度在小于0.01克/100克水学生讨论学生归纳: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水)、达到饱和时学生回答。先逐点分析,再总结溶解度概念教师

5、补充。进一步熟悉巩固溶解度概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难溶[练习]根据表中的各物质溶解度判断各属于哪种情况?[小结]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提问]那么,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是否正确?饱和溶液是这一温度下最浓的溶液。没有温度无法比较。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回答:不正确。学生讨论回答。(举例说明)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溶解度是物质溶解性的定量化、精确化和具体化。体会绝对与相对的辨证关系。物质溶解度曲线[思考]能否把在20℃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的状况用数轴的形式表示?[思考与练习1]分别列出硝酸钾、氢氧化

6、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学生上黑板作图若在坐标系上用线把物质在各温度下溶解度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较硝酸钾和氢氧化钙溶解度,并在坐标轴上作出溶解度曲线。[讲解]1、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溶液饱和且浓度最大。2、曲线下的点表示溶液未饱和。[提问]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氢氧化钙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作图,教师帮忙学生回答:硝酸钾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的。数学方法也可以在化学中解决问题。科学方法是相通的。小结[归纳总结]溶

7、解度概念通过溶解度曲线查找相应的溶解度师生讨论共同完成。习题1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一、物质的溶解度1、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2、溶解度的5要素1)一定温度2)100克溶剂(水)3)达到饱和时4)单位:克/100克水5)符号:S3、物质在20℃时溶解度分类溶解度在10克/100克水以上易溶溶解度在1~10克/100克水可溶溶解度在0.01~1克/100克水微溶溶解度在小于0.01克/100克水难溶二、溶解度曲线1、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溶液饱和且浓度最

8、大。2、曲线下的点表示溶液未饱和。七、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