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溶解度教案

课题2 溶解度教案

ID:43460789

大小:76.0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03

课题2  溶解度教案_第1页
课题2  溶解度教案_第2页
课题2  溶解度教案_第3页
课题2  溶解度教案_第4页
课题2  溶解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题2 溶解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2溶解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2、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教学难点】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2.正确理解气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教学方法】实验、对比、归纳、练习、联系实际。【教具准备】教师用具:多媒体。学生用具

2、: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药匙、天平、砝码、量筒、石棉网、铁架台、坐标纸。药品:氯化钠、硝酸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饱和溶液。第二课时:溶解度。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0(引入)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猜想)1.能2.不能(活动与探究1)1.取装有20mL水的烧杯操作加入5g氯化钠,搅拌再加5g氯化钠,搅拌再加5mL水,搅拌现象结论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硝酸钾,搅拌再加5g硝酸钾,搅拌……加热再加5g硝酸钾,搅拌冷却(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

3、出异议)(小结)1.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提问)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讨论、总结)1.一定温度2.一定量的溶剂(追问)如果不指明这两个条件,能否说某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讨论、回答)不能。因为我们可以改变温度、改变溶剂的量,使溶质无限制地溶解。(引导)我们把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相反,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10(思考)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

4、溶液的科学概念。(板书)一、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思考)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讨论、小结)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对其他物质而言并非饱和,所以,向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硝酸钾能继续溶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饱和溶液概念中的“这种溶质”四个字)(提问

5、)1.通过活动与探究可看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讨论、总结)(板书)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提问)回想课上的活动与探究,试分析如何将一瓶已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分析、讨论)(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引导)调动学生的逆向思维,思考: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讨论)(结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学生可能想不到改变溶质的量,这耐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上述两个活动探究的前半部分:不断加溶质直至不再溶解)(提问)“升高温度”与“蒸发溶

6、剂”矛盾吗?10(活动与探究2)取少量硝酸钾饱和溶液放于蒸发皿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观察现象。加热该溶液,观察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溶液的变化。(交流实验现象,并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总结)在加热溶液的过程中,起初溶液温度升高,溶剂蒸发得比较少,溶液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所以固体继续溶解;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溶剂不断蒸发,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所以又析出固体。“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就能将饱和溶液与不饱溶液相互转化。(升华)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着许多矛盾体,只要我们把

7、握好一定的“度”,生活就会更美好。(讲解)以上我们讨论出的转化关系与条件是大多数物质存在的普遍规律,但不可否认特殊性的存在。例:Ca(OH)2的水溶液,降温时可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因此上述转化规律只适用于大多数物质。(板书)一般情况下:(小结)本节课我们探究了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了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并总结出了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我们还从中获取了哲理性的知识,用于指导我们的学习。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课题1——溶液的学习中,我们就明白: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

8、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活动探究1)1.向盛有20℃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40℃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10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