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市茅麓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代诗词三首

江苏省金坛市茅麓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代诗词三首

ID:37980441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8

江苏省金坛市茅麓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代诗词三首_第1页
江苏省金坛市茅麓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代诗词三首_第2页
江苏省金坛市茅麓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代诗词三首_第3页
江苏省金坛市茅麓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代诗词三首_第4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金坛市茅麓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代诗词三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多角度理解人物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2.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乐府诗的特点。课前学习:1.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把握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自由朗读全文。2.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花木兰的故事。课堂学习:第一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曾经出现过为数不少的女英雄形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光彩。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举例可能涉及:穆桂英、顾大嫂、扈三娘、孙二娘、花木兰等等。2.简介乐府和《木兰诗》背景第二块:整体感知诗歌1.组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在预习的基础上自读

2、,划出不会读的字。2.同桌互读,订正字音3.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师生共同评议指正。4.组织学生全班齐读,巩固字音和停顿。第三块:精读全诗1.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参看页下注释及工具书,试译课文,如有困难,提出后由其他小组的同学或教师帮助释疑。协作翻译全诗,小组内答疑解难,指定一人记录小组内仍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准备质疑。2.指定学生翻译,其他学生纠正、完善。(教师适当点拨)交流、完善3.组织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大声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第四块:研习讨论1.设疑:熟读全诗后,能谈谈你收获最大的一点是什么吗?预设讨论的主要内容:①

3、木兰的形象特点。②乐府诗的特点。(教师适时点拨)大胆谈出自己的收获,全班交流。关于木兰的形象(可参照下面内容)①木兰是一个勤劳的热爱和平的劳动妇女。②木兰是一个聪明又孝顺的女儿。③木兰是一个坚毅果断、报效国家而不贪功名的巾帼英雄。结合课文中描写木兰的语句谈人物形象。2.关于乐府诗(重点分析修辞方法的使用,突出诗歌的韵律美)如: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找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感受其语言特点3.小结:多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既使得诗歌语言生动流畅富有韵味,体现出浓郁的民歌特色,又丰富了人物形象,使得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动人,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附板

4、书设计母问女答表明缘由毅然代父从军排比铺陈匆忙购置急切准备出征反复烘托思亲情切奔驰遥远征途夸张对偶烘托互渗长期激战凯旋夸张衬托功成身退不慕荣华富贵排比铺陈亲欢伴惊喜剧高潮结束双兔为喻风趣亲切赞美谨慎机警课后学习:请以本诗为素材,以《木兰诗》为题编一则故事,将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看谁讲得好。《古代诗词三首》之《观刈麦》学习目标:1.能通过反复吟诵,理解诗歌,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2.能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课前学习:了解作者,为生字正音,有感情地读课文。课堂学习:第一块:导入新课,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组织学生思考学过哪些描写农家生活的

5、诗歌?2.简单介绍白居易: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经常描写老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疾苦。3.组织学生读课文,并为生字注音。并试着概括诗歌内容。第二块:品味语言、领悟感情1.组织学生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赏读,赏读字句,体会其妙处,用“---------写出了--------”的句式说一说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学会赏析方法。3.组织学生思考:①用一字概括百姓生活,说说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思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②面对这一切,作者的感情怎样,说说作者对百姓疾苦所持的态度。4.组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全班朗读。小结归纳:白居易以自己的深切感受,把

6、农民的生活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做了对比,希望朝廷有所感悟,手法巧妙委婉,可谓用心良苦。第三块:再读诗歌,激发想象1.组织学生再读诗歌,将理解融入其中,读出情境、情感,并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插图去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想象:①动作(如刈麦、拾穗、诉苦等)②心情(如劳动不肯休息、听农妇诉苦后的心情等)2.组织学生交流。总结学法:读诗韵,赏妙点,悟情感,创意境,现主旨。组织学生读背课文。课后学习:以“你看……”开头描述割麦者或拾麦者劳动的场景。(100字以内)《古代诗词三首》之《破阵子》学习目的:1.学习这首词所表达作者抗敌报国、建功

7、立名、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2.领悟宋词优美的语言及深邃的意境。3.在理清文章的思路中,培养想像能力。课前学习: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为生字正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放录象:金兵入侵,战火弥漫,北方沦陷区老百姓流离失所,与此相对比南宋统治者在杭州西湖边醉生梦死。导入语:面对此情此景,一位位爱国将领,一个个仁人志士站了出来,南宋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爱国词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著名的词《破阵子》。2.播放名家朗读,请学生注意读音、节奏、语速、情感等3.组织男女生分组交替朗读,“沙场秋点兵”“可怜白发生“两句齐读

8、。注音朗读节奏,表现豪壮与悲凉的英雄之气。注意醉态,“八百里”“五十弦”的壮阔军营,“快马”、“弦惊”的激烈战斗,“可怜白发生”的悲壮与无奈。第二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