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案光的反射

初二物理教案光的反射

ID:37982099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8

初二物理教案光的反射_第1页
初二物理教案光的反射_第2页
初二物理教案光的反射_第3页
初二物理教案光的反射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教案光的反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二物理教案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

2、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教法建议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  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

3、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  由于我们把光的反射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  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  4)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正确

4、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教具: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一面镜子、两个光源、一张白纸、大头针(或牙签)、铅笔、直尺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  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还可举例我们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源,有人说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个大月

5、亮.引入反射后,可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1:演示实验总结规律,按照书67页实验进行教学.演示前,将演示器材一一展示给学生.其中,硬纸板的可折叠性及硬纸板上的刻度一定要让学生看清楚.  实验中,边演示,边介绍名词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随后板书光路图,如图5-2-1,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  通过转动纸板F和改变入射角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一定在同一

6、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线是在法线的两侧还是在法线同侧?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方法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使用)  向学生介绍书67页的实验器材,并介绍基本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提出问题:一束光射向镜面,反射光线的位置如何确定?(可提示学生从空间到平面的思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如何确定?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

7、关系如何确定?  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可超出书上所给的器材)  实验探索并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归纳出光的反射定律.  2.光发生反射时光路可逆.  演示:如图5-2-2图,A点发出的光经O点反射后到达B点,在B点再放一光源,使其发出的光射向镜面某点如C点,调整光线BC的方向,使其与BO重合,发现其反射光线与OA重合,从而说明反射时光路可逆.在讲完反射定律以后,可在课堂上增加以下基本练习.  1)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角和反射角各等于多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