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教案01

《踏雪寻梅》教案01

ID:37994922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30

《踏雪寻梅》教案01_第1页
《踏雪寻梅》教案01_第2页
《踏雪寻梅》教案01_第3页
资源描述:

《《踏雪寻梅》教案0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踏雪寻梅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的时代风格和高雅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2、能生动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歌声再现歌曲的意境。3、能对歌曲的歌词、旋律进行赏析,在歌唱中将对歌曲的感性认识与乐谱的理性认识结合统一起来,充分体会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教学重点:歌曲高雅意境的感受以及用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教学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教学用具:一束腊梅、乐谱课件、一幅有淡蓝色底版的画框、各种表现歌曲景物的剪贴画(太阳、腊梅、桥、驴、骑驴的孩童、用来表现雪景的白色棉花)、歌曲范唱带、打击乐器、录音机

2、、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感受体验:1、闻香识花: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手持一束腊梅,走过他们前面,要求深吸,闻出是什么香味。2、看花认花:看看腊梅,说说它的形状、颜色。3、诗歌想象:教师提问:同学们,现在老师来配乐朗诵一首短诗,听听这首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在你眼前会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教师轻声播放歌曲《踏雪寻梅》旋律,有感情地朗诵歌曲的歌词。)4、学生简短讨论诗的意境和自己的想象。二、歌词赏析:1、教师小结导入:如果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那么你们在诗的描绘中看到了那些景致呢?让我们边来诵读诗边来寻找答案。2、多媒体课件出示歌词,学生在歌曲

3、旋律的音乐背景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3、意境拼图片,教师边随学生的朗读边取出淡蓝色底版的画框,贴上剪贴画,(雪景、腊梅、驴)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A“雪霁天晴朗”的“霁”是什么意思?——雪后放晴,教师在画面上贴上太阳。B“坝桥”是什么桥?——有扶手的石板桥。你现在看到过吗?在哪里看到的?(也许江浙一带的古镇上还有)教师在画上贴上桥。C是谁在骑驴赏花?(从诗中最后一句“书声琴韵”猜测是学堂的孩童)他的心情怎样?(愉快、怡然自得的)教师贴上孩童,提问:从他的穿着来看,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吗?(不是)诗中所提到的琴会是什么琴呢?(古琴、古筝、二胡……)三、歌曲演唱:

4、(一)出示课题:其实这首诗是音乐家黄自于三、四十年代创作的歌曲《踏雪寻梅》的歌词,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二)学唱歌曲:1、课件出示乐谱,录音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2、教师弹琴范唱,学生用“ⅩⅩⅩⅩ”节奏敲击双响筒和人声模仿驴的蹄声给歌曲伴奏。3、学生用口琴试奏旋律。4、学生跟琴唱词,结合谱例,通过提示、示范、纠正、练习解决难点:(1)第四小节第二拍的短促休止形成的弱起035

5、i.7

6、骑驴教师提示“骑”轻巧地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2)第十三小节第一拍上的半拍休止形成的弱起0135

7、好

8、教师提示休止的半拍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

9、后感叹地唱出“好”字。5、学生用中速跟琴完整唱词,教师要求像朗读诗歌那样咬字吐字清晰地演唱。6、教师对比范唱两遍,一遍是平平的,一遍根据歌曲的音乐记号标记细腻演唱,请学生说说哪遍好,为什么,引入歌曲处理。(三)歌曲演唱处理:1、曲的力度与旋律线的起伏有联系吗?——有。根据歌曲的旋律线来做适当的渐强渐弱力度变化。2、曲的高潮在哪里?力度怎样?歌曲的开始呢?——高潮在“花采得供瓶养”,力度是强,感叹地抒发情感。歌曲开始用中弱的力度以叙述性的口吻来演唱,表现轻松、悠闲的骑驴赏花的情趣。3、曲中四次“响叮当”上方加了什么音乐加号?为什么要加?怎样生动地来演唱?—

10、—加了断音记号,表现驴儿清脆活泼的铃声。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走近的清脆的铃声。4、学生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表现出活泼、充满童真情趣的动感画面。分领唱、男女声接口唱等角色演唱。5、听教师用慢速演唱歌曲,说说感觉——歌曲显得文雅抒情,歌曲表现的画面呈现出一种静态的美。6、用变化的力度演唱:先用中速稍慢的速度表现宁静的雪景,在“响叮当”处逐渐加快表现画面随着骑驴的孩童的出现逐渐鲜活起来,在“好”字上稍作延长,表示孩童停下闻花香,最后歌曲恢复中速,表现孩童欢快骑驴渐行渐远。四、小结:1、小结:《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

11、的生活情趣。如今你们的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和多姿多彩了,愿你们快乐地度过最美好的童年时光。2、让我们骑上小毛驴,唱着歌儿踏雪寻梅去吧。(在歌声中结束新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