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大乐》导学案3

《东海之大乐》导学案3

ID:37997227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东海之大乐》导学案3_第1页
《东海之大乐》导学案3_第2页
《东海之大乐》导学案3_第3页
资源描述:

《《东海之大乐》导学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海之大乐》导学案教学目的:1、掌握本课的实词(含源于本课的成语)、虚词及特殊句式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3、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泾流()渚清()崖涘()尾闾()量数()比行()礨空()稊米()号物()人卒()禅让()曲士()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秋水时至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拘于虚也笃于时也乃知尔丑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号物之数谓之万不

2、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人卒九州合作探究学习第1则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2.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相互交流。3.尝试口述故事情节并翻译第二段参考译文秋天大水常常到来,众多的河流都灌注到黄河里面前去。那时候,水流盛大,两岸之间以及水中陆地与河岸之间,互相望去,分不清牛马。于是黄河水神河伯自己感到非常高兴,认为天下的盛美全在自己了。他顺着河水往东走,到了渤海,向东望去,看不见海水的边际。于是河伯开始改变了他的脸色,他仰视着向海神若叹息说:“俗话这样说:‘听到的道理多了,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啊

3、。我曾经听说过看不起孔子的知识而轻视伯夷的高义的人,起初我还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浩瀚无边难以穷尽,我如果不是到了你这里来就危险了,若是那样我就会永远被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笑话了。”渤海海神若说:“井中的鱼不可以谈论大海的原因,是受地域的局限;夏天的虫不可以谈论冰的原因,是因为固执于时间(即受时间的限制);穷乡僻壤的士不可以谈论大道理的原因,是受教育的束缚。现在你从崖岸中出来,游览于大海,于是就知道了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一起来谈论大道理了。天下之水,没有比大海更大的:所有的河水都归向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

4、但海水却没有变满;尾闾向外排泄,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但海水却没有减少;少雨的春季也好多雨的秋季也好海水不为之改变,涝也好旱也好大海不曾知晓。这海水超过江河之水,不能够以数量来算计。可是我未曾凭这自我赞许、自以为贤,我自以为形体被天地包容,而从阴阳那里禀受了气,我在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块小石头小木头在大山里面一样。正存有相比显得少(的自我认识),又凭什么自我赞许、自以为贤呢!算一算天下在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小土堆在大泽当中吗?算一算中国在四海之内(古人认为中国四周都是海),不就像一颗细小的稊米在大仓里面一样吗

5、?宣称天下事物的数量我们称之为万物,人类只占万物当中的一种;人类聚居在九州粮食生成的地方、车船通达的地方,而个人只是人类当中的一员。个人跟万物比起来,不就像毫毛末梢在马身上一样吗?五帝所禅让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有能力的士所辛劳的,全都在这里了……”讨论:1、河伯和海神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河伯:知错能改,善于纠正自身不足的人。海神若:谦虚不自满的人。2、海神若的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明确: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生活中人不应该自满,而是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去认识未知的领域,去见识未知的世界,这

6、样才能够达到人生新的境界,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3、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则寓言故事含义的理解,(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提示:1、学习上不断探索,寻求新的知识领域去提高自己,发展自己。2、不自满,不自傲,虚心接受,不断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实现更大的理想.本节总结:生活中,学习上,有许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只有不自满的人,只有虚心的人,才能够有的收获,取得新成功。要做到这样,首先就是我打消自满自傲的念头,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添补自己的无知,提高自己的

7、素养,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迈入一个新的境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